9.《鲸》 教学设计

9.《鲸》 教学设计

ID:36943398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2

9.《鲸》  教学设计_第1页
9.《鲸》  教学设计_第2页
9.《鲸》  教学设计_第3页
9.《鲸》  教学设计_第4页
9.《鲸》  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9.《鲸》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9、鲸(教学设计)植物园小学景文娟【教学目标】:1、认识3个、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3、认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认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鲸的图片,学生课前搜集鲸的相关知识。【教学课时】:共计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在美丽的海洋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其中有一种被

2、称为“海中之王“的动物,它体形庞大,比大象还要大很多呢,大家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吗?(板书:鲸)5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不少关于鲸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成果。推荐阅读课后《资料袋》。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鲸的图片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同学们想不想看呢?(出示图片)既然同学们那么感兴趣,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鲸的世界,学习《鲸》这篇课文,探索鲸的奥妙!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1、读课文,完成下列学习要求:(1)自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把课文读通读顺,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带拼音的字词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重难点点拨指导、学生书空练写)。(2)利用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字词,提出

3、不懂的问题记在文中,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3)读顺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2、小组学习讨论后全班交流展示。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真会预习,把课文都读好了。这篇课文呀,它对鲸做了细致的介绍,每个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一个特点。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文章每一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请用“——“画出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可用小标题简单地写下来,写好后可以跟你的同学交流一下。2、归纳板书: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吃食、呼吸、睡觉、生长)。5四、朗读课文,加深体会1、自由朗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全班齐读,加深体会。第

4、二课时(做课内容)一、复习导入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讲鲸的哪些特点?(形体、进化、种类、习性)二、精读课文(一)鲸的形体1、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体形大?(出示填空)2、画出有关词句,说出自己的体会。3、抓关键语句学习,认识说明方法。(1)列数字例句: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2)作比较例句: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3)举例子例句: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

5、,还显得很宽敞。(出示图片)5活动创设——填一填:体悟鲸的体形(二)鲸的进化1、抓住重点句理解“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2、图片演示,加深认识。活动创设——看一看:体悟鲸的进化(三)鲸的种类1、请学生找出判断须鲸和齿鲸类别的语句。2、体悟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三、自主探究——鲸的生活习性品味说明性语言,了解鲸的生活习性。1、小组讨论:(1)选择本组最关注的一个关于鲸生活习性的内容与同伴进行交流。(2)朗读相关内容,画出描写习性的语句。(3)组内相互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2、汇报交流:(1)鲸的食物特点——须鲸,虾和小鱼;齿鲸,大鱼和海兽。(2)鲸的呼吸特点——用

6、肺呼吸。活动创设——比一比:体悟鲸的种类及其特点(3)鲸的睡觉特点——头里尾外,围成圈,浮在海面。活动创设——画一画:体悟鲸的睡觉方式(4)鲸的生长特点——胎生。活动创设——想一想:体悟鲸的生长特点53、点拨小结:(1)了解鲸的生活习性。(2)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性。四、知识小结,问答模式1、课文介绍了鲸哪几方面的特点?2、从哪些地方可以知道鲸是哺乳动物?3、课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四、口语交际,拓展延伸了解任务,明确要求:请同学们回顾课文、借助手中的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鲸,以鲸的口吻向大家介绍。1、教师范例,点拨引路。2、学生练习,计时1分钟。3、个别学生,汇

7、报展示。【作业设计】:小练笔:根据课文和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板书设计】:体形:大进化:陆地—浅海—海洋9、鲸种类:须鲸齿鲸生活习性:食物呼吸睡觉生长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