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检测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检测

ID:36946643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27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检测_第1页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检测_第2页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检测_第3页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检测_第4页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一连串的质问主要是针对 (  )A.九一八事变B.南京大屠杀C.七七事变D.双十二事变【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由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借口士兵失踪”“宛平”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七七事变爆发。2.历史学家认为:“卢沟桥事变

2、只不过是一个更大图谋的开端而已。”这个“更大图谋”是指日本 (  )A.割占台湾B.侵占东北三省C.制造南京大屠杀D.灭亡中国【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卢沟桥事变不仅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也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所以这一事件中“更大图谋”应该是要灭亡中国。故选D。3.观察下面的史料,反映的信息是 (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C.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D.全国民众抗日救亡浪潮空前高涨【解析】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从历史图片中提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图片蕴含的信息“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北平城危急形势、“宛平”都与七七事变有关,七七事变是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C.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和蒋介石发表谈话D.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标志着以国共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开

4、始形成。(原教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5.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徽的黄军帽。刘伯承劝道:“这帽徽虽然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救中国”的含义是 (  )A.开赴北伐战场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胜利结束长征D.国共合作抗击日寇【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

5、能力。题干中材料反映了抗战全面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国共两党合作抗击日寇的史实。6.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该剧中有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选C。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抗战路线也存在片面和全面两种;共同作战的原因是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形成。【拓展延伸】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再到七七事变,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政策有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政策:反蒋抗日。主要原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2)西安事变发生时的政策:逼蒋抗日。主要原因:日本不断加紧侵略的步伐;全民族革命力量的推动;国民党军队大都有参加抗日的意愿。(3)七七事变发生后的政策:联蒋抗日。主要原因: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蒋介石政府开始坚决抵抗侵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7.淞沪会战中,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

7、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的是 (  )A.赵登禹B.佟麟阁C.谢晋元D.姚子青【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淞沪会战中,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A、B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壮烈殉国,D牺牲于淞沪会战中的宝山保卫战。8.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原教材:有“在六周之内,”)共屠杀了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人以上 (  )A.20万B.25万C.30万D.35万【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1937年12月,日军占

8、领南京后以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等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南京平民和被俘的中国士兵30万人以上,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本质。9.下列叙述与侵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