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何洋洋教学设计

崆峒区何洋洋教学设计

ID:36950590

大小:22.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30

崆峒区何洋洋教学设计_第1页
崆峒区何洋洋教学设计_第2页
崆峒区何洋洋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崆峒区何洋洋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模板基本信息学科英语年级三年级教学形式讲授教师何洋洋单位香莲乡中心小学课题名称UNIT1。Hello!学情分析1.本班学生只有三名,一名男生,两名女生。2.对英语这门学科很少接触很陌生。几乎可以说是不了解。3.因为在农村生活孩子对英语这个概念不是很了解,觉得英语对他们来说很遥远,还有孩子对26个英文字母和二年级学的拼音分的不是很清楚易混淆。4.由于我所带班级多数属于留守儿童,都是爷爷奶奶在身边对英语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教材分析三年级是小学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英语,都对英语抱有

2、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保持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初步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英语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本单元会话教学部分均设计在真实自然的情景之中,并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教师应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爱动爱玩、乐于表现的心理生理特点,采用听说、听做、演唱玩、TPR等教与学的方式,融对话教学于情景活动与表演之中。此外,由于教材中的单词都是围绕话题集中归类出现,因此词汇教学应结合会话开展教学。教师需巧用实物和卡片,采用激励性的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学习

3、和运用词语。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Hello!Hi!I’m…What'syourname?Mynameis..Goodbye./Bye-Bye.等简单的日常打招呼问候语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能熟练地用英语表演两个对话,能简单介绍自己。2.能够听说认读文具单词:crayon,pencil,,eraser,ruler,,bag,book,pencil-box,pen并能用英语介绍文具:Ihaveapen…3.学唱歌曲Hello, 巩固本课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听懂会说:Hello!Hi!I

4、’m…What'syourname?Mynameis..Goodbye./Bye-Bye.等简单的日常用语难点:能熟练地用英语表演两个对话,能简单介绍自己。教学策略:1.使用电子白板与音频设备。2在遇到教学重难点时化整为零慢慢一点一点解决,把重难点渗透到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去,多加以联系。教学过程与方法1.Warm-up:(1)学生和老师一起唱ABC歌。(2)课前播放歌曲Hello,渲染课堂学习的气氛。2.Presentation:(1).以自然的方式向学生招手问好Hello,Hi!引

5、导学生向老师说Hello, Hello,表示问候。然后让学生相互用Hello! 练习问好。(2)老师进行真实的自我介绍呈现句型:I’m…让学生理解含义并引导学生练习。让学生看本教材目录用句子I’m…介绍书中人物。(3)集体模仿介绍老师指定的人物I’m…——个人模仿介绍自己I’m…——同桌相互介绍。(4)趣味操练:击鼓传话;猜猜我是不是xxx,一人上台背对猜台下做自我介绍的到底是不是本人。(5)教师与几名学生对话之后,引导学生主动站起来,走出来,和自己感兴趣的同学打招呼问好并进行自我介绍。教师及时

6、帮助学生在对话介绍时说ByeGoodbye!(6).向学生出示本课书的教学挂图听音朗读,纠正发音。要求学生用手指者句子、单词来认读。熟读本课句子(学生比赛)。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并分角色表演对话。3、Homework: 听本课录音,熟读本课课文及单词并应用所学对话进行交流。用所学向父母及同学问好。Homework:熟读本课句子,与同学交流练习。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背唱字母歌。2.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学唱Hello!这首歌。3.学会用英语见面打招呼,并且介绍自己然后大家一起

7、互动。1.播放ABC这首歌。2.播放hello这首歌。3.与学生一起互动打招呼。1.学唱歌曲ABC和Hello。2.和老师一起互动学习介绍自己并且学会与同伴打招呼。3.大家一起玩游戏进行情景表演。4.听录音。让学生明白如何用英语和同伴打招呼。明白英语是一门语言应该以说为主,而不是以写为主。1.小组表演。2.课后作业布置。板书设计UNIT1Hello!Hello!————你好!Hi————嗨Iam————我是Whatisyourname?————你叫什么名字?Goodbye!————再见分层作业设

8、计A组:熟读本课课文及单词并应用所学对话进行交流。B组:读熟书上的句子与单词。单位:香莲乡中心小学姓名:何洋洋日期:2016年9月4日星期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