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教学设计

《彩虹》教学设计

ID:36955792

大小:66.5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3

《彩虹》教学设计_第1页
《彩虹》教学设计_第2页
《彩虹》教学设计_第3页
《彩虹》教学设计_第4页
《彩虹》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彩虹》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1彩虹【教学要求】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会写“着、那”等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衣字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3.知道“我”是一个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孩子,做一个关心父母、家人的人。【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是一个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孩子,做一个关心父母、家人的人。【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1个新偏旁

2、。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谜语:一座天桥弯又弯,七种颜色真好看,雨后才往天上挂,行人汽车不能上。(打一自然现象)(课件出示2)你能猜出这个谜语吗?(彩虹)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1彩虹)彩虹能引起作者哪些丰富想象呢?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吧。二.读中识字,初读课文1.初读课文。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应该怎么办?(课件出示3)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且想一想课

3、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识字游戏。  A.师:小乌鸦知道小朋友都很聪明,他现在就想要来考考大家呢!  (课件出示4:乌鸦站在苹果树上,树上的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谁读对了就随机奖励一个五角星,并让他当小老师带全班同学读一读。)  B.请2-3个小组开火车读(师:小火车开起来!生:开到哪?师:开到这!)。C.全班齐读。【设计意图: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3识记生字字形上,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1)借助字的特点识记。如,有

4、“挑、镜”等9个是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又如,“拿”是会意字,合手为拿。(2)辨一辨识记。认识新的偏旁“衤”,区分衣字旁和示字旁,初步了解衣字旁的字的特点。区分“座”和“坐”,了解两个字所表示的不同意思。(3)做动作识记。“提、洒、挑”是表示动作的词,可以通过做动作的方法来识记。(4)组词识记。本课生字可以组成一些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词语举例:(课件出示5)浇:浇水浇花提:提高提问挑:挑水挑食镜:镜子眼镜4.生字扩词。给生字找朋友。三.检查读文,整体感知 1.同桌学生互相读读课文

5、。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2.抽生分段读课文,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读。3.全班齐读课文。【设计意图:问题的引领,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把握了文章的大意。】4.想一想:(1)“我”想在彩虹桥上为爸爸做些什么?(课件出示6)“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板书:洒水——下雨——浇田)(2)“我”想在彩虹桥上为妈妈做些什么?(课件出示7)“妈妈,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呢?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

6、你梳头,你高兴吗?”(板书:镜子——月亮——照你梳头)(3)“我”想在彩虹桥上为哥哥做些什么?(课件出示8)“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板书:秋千——荡来荡去——飘啊飘的——彩云)5.再齐读一遍课文。四.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小朋友喜欢这只聪明的小乌鸦,也帮小乌鸦想了很多其他的办法,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着、那、到、高、兴、千、成”等7个生字吧!(课件出示9、10)(板书:着、那、到、高、兴、千、成) 1.教学“那、到”。 (1)在

7、田字格中书写,书写规则:先左后右,左宽右窄。 (2)“那”左宽右窄,双耳旁写得自然有笔锋,横撇弯钩、竖笔顺要强调,第一笔横折钩的折在竖中线上。“到”左窄又宽,第二笔撇折贴着横中线,“土’’下面一横变成一提,立刀旁的竖钩高于左半部分。 (3)学生书空后组词:那个、那里、来到、看到。 2.教学“着、高”【设计意图:结合“高、兴、成”的书写,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字中写好笔画“点”。指导“到、那”这两个字的书写,可先用方块代替左、右两个部件,引导学生发现左窄右宽的字形结构特点,并指导书写。】(1)“着”起笔的点和撇在竖中线的左右两

8、侧,第五笔长横在横中线,第六笔撇起笔在竖中线,下面的部分是“目”。  (2)“高”两个“口”要写得扁一些,横折钩在横中线。(3)学生书空后组词:高兴、成果、笑着、看着。3.教学“成”第一笔横略短,第三笔横折钩位于左下格靠近交叉点,第四笔斜钩在竖中线的左边起笔,往右下格延伸,比左边的撇略长,最后一点在横的斜上方,不能高于斜钩。可以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