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方法探究

散文教学方法探究

ID:36957385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3

散文教学方法探究_第1页
散文教学方法探究_第2页
散文教学方法探究_第3页
散文教学方法探究_第4页
散文教学方法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散文教学方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散文教学方法探究学科:语文教师:杨春花散文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大多数都是以散文的形式保存下来。“形散而神不散”是它区别于其它文学体裁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正确把握散文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和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国文化常识,是散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而散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学生学起来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散文大多运用丰富复杂的艺术手法去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或抒发自我的强烈感情;而学生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由于文学欣赏能力的关系,对其深厚的思想

2、感情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难以理解。加之以往的阅读教学只重视文章大意、重点词句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忽视对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致使学生只懂得机械地记忆知识,连最起码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都不具备。因此,教师在教学散文时,就应该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品尝,去体味。笔者认为散文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一、创设情境,美文美读  诵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丰富着学生的言语积累,且能增强情感体验,提升语感品位,也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使学

3、生作为自然人的人性得以充分张扬。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和抒情散文,一般情况下不讲究韵律,散文所抒发的感情可以通过朗读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加强散文的朗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作品思想的感受,提高独立阅读欣赏的能力,还可使他们更好地领会作品的语言,提高运用艺术语言从事写作的能力。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走上欣赏的道路,要让学生真切地体会作者所创设的情景(感情气氛),进入散文所创造的优美意境中,从文章作者的情感入手,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领略到其中的胜境。  要读好一篇散文,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

4、感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刘勰《文心雕龙》)任何一篇好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注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应要求学生认真理解文章的内容,挖掘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驾驭文章。如郁达夫的《古都的秋》,作为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情味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教师应当首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

5、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的部分时更要认真体会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深情并茂,抑扬顿挫,尽量读出作品中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其次,在朗读技巧上,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握重读、停顿、语速、读音的长短变化,音调的升降等。  最后,在朗读的形式上可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教师范读(可放录音)、学生单个读、齐声读、配乐朗读等。此外,教师还可适当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章语言优美,音律和谐,特别适合朗读,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下的月色”等相关图片,并配上背

6、景音乐供学生欣赏体会,创设美好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整体感受本文的意境,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形散神聚,梳理脉络  宋人陈师道认为:“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具体的过程。根据写作意图和表现主旨的要求,如何选择组织材料,如何使写进文章的材料条理化、有序化、整体化,这都要作通盘的考虑、妥当的安排和周密的布置,这一思维的过程就表现为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

7、、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  散文虽形散,但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从文章结构看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结构形式,理出结构层次,思路也就清楚了。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全文围绕着“故都的秋”展开,可指导学生先从文中找出故都的秋的特点,再找出那些语段具体在写故都的秋的特点,最后再分析文章的其他语段。通过引导,学生很容易找出故都的秋“清、静、悲

8、凉”这三个特点,文章中间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而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另外,还可以把握文中关键语句,即“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