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测试(二)

单元过关测试(二)

ID:36957973

大小:13.35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4

单元过关测试(二)_第1页
单元过关测试(二)_第2页
单元过关测试(二)_第3页
单元过关测试(二)_第4页
单元过关测试(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元过关测试(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网站首页:https://shop107267342.taobao.com/category.htm?spm=a1z10.1-c.w4010-4498229477.2.zEgytp&search=y单元过关测试(二), )[范围:第二单元 时间:____分钟 分值:____分]一、选择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1.下列人物中继承父位开始“家天下”的是(  )A.黄帝B.尧C.启D.禹2.史实是指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A.女娲补天B.涿鹿之战C.大禹治水D

2、.牧野之战3.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军事力量4.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来源:21cnj*y.co*m】―→―→―→―→―→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5.分封制是周朝时期周王室把土地和人民划分给诸侯的一种制度。该制度实行的主要目的是(  )A.犒赏宗亲和功臣B.保证国家的兵源C.巩固奴隶主政权D.保证了周

3、王室对地方的控制6.《中国青铜器辞典》全面展现了中国青铜器的现存状况和研究成果,是目前收录最为完备的一部大型青铜器的工具书,填补了中国青铜器辞典领域的空白。下列文物最有可能入选该书的是(  )www.21-cn-jy.comA.甲骨文B.司母戊大方鼎C.商朝的玉虎和玉象D.人面鱼纹彩陶盆7.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下列对甲骨文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是文字的雏形 ②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 ③今天的汉字是由它发展来的 ④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 ⑤在清朝末年被发现A.①

4、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8.在易中天所著的《青春志》一书中,他把东周时期称作中华民族的青春期。东周分为(  )A.春秋和战国B.夏朝和商朝C.商朝和西周D.西周和春秋9.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当时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B.手工业的规模扩大网站首页:https://shop107267342.taobao.com/category.htm?spm=a1z10.1-c.w4010-4498229477.2.zEgytp&search=y网站首页:

5、https://shop107267342.taobao.com/category.htm?spm=a1z10.1-c.w4010-4498229477.2.zEgytp&search=yC.商业活动十分活跃,金属货币开始被使用D.跟一些诸侯国的改革有关10.在春秋战国题材动画片《王者天下2》中不会出现的场景是(  )A.周天子号令天下莫敢不从B.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C.晋国被三家卿大夫瓜分D.长平之战规模很大1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分封制

6、的推行B.百家争鸣的活跃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D.诸侯争霸12.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燕、楚、齐、秦B.燕、齐、秦、楚C.齐、秦、楚、燕D.楚、燕、齐、秦13.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一内容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www-2-1-cnjy-com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14.公元前34

7、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获得爵位的途径是(  )A.发奋读书,考取功名B.弃商务农,努力耕织C.上战场杀敌立军功D.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15.下图为我国发行的《都江堰》纪念邮票。作为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修建于春秋时期 ②由李冰主持修建 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④修筑在岷江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网站首页:https://shop107267342.taobao.com/category.htm?spm=a1z10.1

8、-c.w4010-4498229477.2.zEgytp&search=y网站首页:https://shop107267342.taobao.com/category.htm?spm=a1z10.1-c.w4010-4498229477.2.zEgytp&search=y16.由下图信息判断,此人物是(  )A.老子B.孟子C.孔子D.孙武17.在山东曲阜,有一处常年游人如织的历史古迹“曲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该古迹游人如织的场面说明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主张“无为而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