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及其利用-教学设计

燃烧及其利用-教学设计

ID:36962049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4

燃烧及其利用-教学设计_第1页
燃烧及其利用-教学设计_第2页
燃烧及其利用-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燃烧及其利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榆中县银山初级中学魏兵教学课题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与灭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方法。(2)能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防火问题。(3)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使学生学会观察、类比等科学探究的方法。(2)参与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良

2、好的实验习惯;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和归纳灭火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观察分析、评价反思的能力。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用具多媒体。灭火器1个。烧杯4个,坩埚钳4把,酒精灯4个,水槽4个。小石块,纸片,蜡烛,木条,煤块。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课前预习——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引导——探究实验——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学习感悟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学生活动教法运用新课导入展示几幅燃烧的

3、图片,让学生观察得出它们的共同点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课堂热情。学生观察图片学生、思考。情境创设播放奥运圣火、火灾等视频使学生发现燃烧的“功”和“过”,并体会“科学是把双刃剑”观看视频、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火的功与过多媒体视频更直观讨论交流提出问题依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调控后续教学。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可燃物的定义、燃烧的特征、定义3质疑提出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精神,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展开想象,大胆质疑,积极发言探究活动:燃烧条件1、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对

4、燃烧的条件作出猜想?使学生的注意力由视频中转移到本节课的研究重点上来。学生讨论回答提问2、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用明显的实验现象验证学生的推理,使学生体验探究推理获得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据教师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根据大屏幕现实的试验设计,每小组完成实验,并在学案上填写相关内容。探究法小组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化学知识知识,对燃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

5、识总结燃烧的条件情境创设展示几幅灭火的图片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学生观察图片,得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多媒体视频情境创设投影展示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使学生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观看、感受引起内心的震动。突显火灾,引入灭火。向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多媒体视频巩固检测布置学案上的练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讨论、交流、回答学习感悟组织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感想,并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激励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反馈教学效果。大胆猜

6、想,畅所欲言启发式、探究式作业布置深化课堂知识,通过开放性习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外思考,讨论、交流完成。教学反思这节课我由几幅燃烧的图片引入课题——燃烧,学生对这个话题很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学生交流讨论生活中见到过燃烧现象,再由探究实验总结出燃烧的三个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方法。化学知识的学习要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所以接下来我安排了火灾的逃生方法和自救的图片,最后通过一些习题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当学生做完3个探究实验后,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己总结出燃烧的条件。由一些灭火的图片,学生能自己推出灭火的两

7、个原理降低温度以及与氧气隔绝,对于将可燃物隔离这条的得出比较困难,最后由我给出。在看完火灾的逃生和自救的图片时,总结出了几条逃生和自救的方法,我想这对学生的生活也很有帮助。这节课中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譬如学生在回答一些问题的时候,我没有很耐心的等待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是很着急的要把答案一股脑告诉他们。这也是我一向的坏习惯。课堂中几个探究实验的组织没有思考的周到,显得有些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说明课前的准备还应该更加充分才行。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