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网络协议数据报结构

常用网络协议数据报结构

ID:36978855

大小:65.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3

常用网络协议数据报结构_第1页
常用网络协议数据报结构_第2页
常用网络协议数据报结构_第3页
常用网络协议数据报结构_第4页
常用网络协议数据报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网络协议数据报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ARP报文格式·硬件类型指明发送方想知道的硬件接口类型。对以太网,值为1;·协议类型指明发送方提供的高层协议地址类型。对TCP/IP互联网,采用IP地址,值为十六机制的0806;·操作指明ARP的操作类型,ARP请求为1,ARP响应为2,RARP请求为3,RARP响应为4。RARP在后面的章节中介绍。·在以太网环境下的ARP报文,硬件地址为48位(6个八位组)。图中黄色的部分是以太网(这里是EthernetII类型)的帧头部。其中,第一个字段是广播类型的MAC地址:0XFF-FF-FF-FF-FF-FF,

2、其目标是网络上的所有主机。第二个字段是源MAC地址,即请求地址解析的主机MAC地址。第三个字段是协议类型,这里用0X0806代表封装的上层协议是ARP协议协议。接下来是ARP协议协议报文部分。其中各个字段的含义如下:硬件类型:表明ARP协议实现在何种类型的网络上。对以太网,值为1;协议类型:代表解析协议(上层协议)。这里,一般是0800,即IP。硬件地址长度:MAC地址长度,此处为6个字节。协议地址长度:IP地址长度,此处为4个字节。操作类型:代表ARP协议数据包类型。0表示ARP协议请求数据包,1表示A

3、RP协议应答数据包。源MAC地址:发送端MAC地址。源IP地址:代表发送端协议地址(IP地址)。目标MAC地址:目的端MAC地址(待填充)。目标IP地址:代表目的端协议地址(IP地址)。ARP协议应答协议报文和ARP协议请求协议报文类似。不同的是,此时,以太网帧头部的目标MAC地址为发送ARP协议地址解析请求的主机的MAC地址,而源MAC地址为被解析的主机的MAC地址。同时,操作类型字段为1,表示ARP协议应答数据包,目标MAC地址字段被填充以目标MAC地址。二、ARP协议无故(GratuitousARP

4、,GARP)ARP也称为无为ARP协议。主机有时会使用自己的IP地址作为目标地址发送ARP请求。这种ARP请求称为无为ARP协议,GARP,主要有两个用途:(1)检查重复地址(如果收到ARP响应表明存在重复地址)。(2)用于通告一个新的数据链路标识。当一个设备收到一个arp请求时,发现arp缓冲区中已有发送者的IP地址,则更新此IP地址的MAC地址条目。反向ARP协议反向ARP(ReverseARP,RARP)用于把物理地址(MAC地址)转换到对应的IP地址。例如,在无盘工作站启动的时候,因为无法从自身的

5、操作系统获得自己的IP地址配置信息。这时,无盘工作站可发送广播请求获得自己的IP地址信息,而RARP服务器则响应IP请求消息-为无盘工作站分配1个未用的IP地址(通过发送RARP应答包)。反向ARP(RARP)在很大程度上已被BOOTP、DHCP所替代,后面这两种协议对RARP的改进是可以提供除了IP地址外的其它更多的信息,如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的IP地址等信息。代理ARP协议代理ARP(PROXYARP)也被称作混杂ARP(PromiscuousARP)(RFC925、1027)一般被像路由器这样的设

6、备使用--用来代替处于另一个网段的主机回答本网段主机的ARP请求。下面是代理ARP的应用之一,如图所示,主机PC1(192.168.20.66/24)需要向主机PC2(192.168.20.20/24)发送报文,因为主机PC1不知道子网的存在且和目标主机PC2在同一主网络网段,所以主机PC1将发送ARP协议请求广播报文请求192.168.20.20的MAC地址。这时,路由器将识别出报文的目标地址属于另一个子网(注意,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配置的是28位的掩码),因此向请求主机回复自己的硬件地址(0004.d

7、d9e.cca0)。之后,PC1将发往PC2的数据包都发往MAC地址0004.dd9e.cca0(路由器的接口E0/0),由路由器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主机PC2。(接下来路由器将为PC2做同样的代理发送数据包的工作)。这种ARP协议使得子网化网络拓扑对于主机来说时透明的(或者可以说是路由器以一个不真实的PC2的MAC地址欺骗了源主机PC1)。注意:ARP不能通过IP路由器发送广播,所以不能用来确定远程网络设备的硬件地址。对于目标主机位于远程网络的情况,IP利用ARP确定默认网关(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并将数据

8、包发到默认网关,由路由器按它自己的方式转发数据包。CSMA/CD(以太网)1、先侦听信道,如果信道闲则发送信息。2、如果信道忙,则继续侦听,直到信道闲时立即发送数据。3、发送信息后进行冲突检测,如发生冲突,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同时发出阻塞信号,通知总线上各站点冲突已经发生,使各站点重新开始侦听与竞争。4、已发出信息的站点收到阻塞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重新进入侦听和发送阶段。CSMA/CD访问控制是一种争用协议,每个站点处于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