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如何治

慢性胃炎如何治

ID:36984784

大小:13.7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7

慢性胃炎如何治_第1页
慢性胃炎如何治_第2页
慢性胃炎如何治_第3页
慢性胃炎如何治_第4页
慢性胃炎如何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胃炎如何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慢性胃炎系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病变。按照病理组织学改变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三类。同时根据病变部位又可将萎缩性胃炎分为胃体胃炎(A型胃炎)和胃窦胃炎(B型胃炎),前者主要累及胃体和胃底,与自身免疫有关,后者病变主要在胃窦,临床较为常见。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胃痛”、“痞满”、“嘈杂”等病证范畴。  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  本病的致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饮食与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酗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均可各自或与Hp协同作用而引起或加重胃黏膜慢性炎症。  2.中医病

2、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素体脾虚有关。本病病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总由胃气阻滞、胃失和降所致。早期多由饮食、情志所伤,病属邪实,后期常见脾虚。实则邪扰胃腑,虚则胃失所养,虚实可互相转化。日久瘀阻络伤,可见吐血、便血。  辨证分型  1.胃气壅滞证:胃脘痞满,胸闷不舒,纳呆食少,嗳气则舒,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缓。  2.肝气犯胃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诱发或加重。苔薄白,脉弦。  3.肝胃郁热证:胃脘胀满或伴灼痛,心烦易怒,两胁作胀,泛酸嘈杂,口苦咽干,大便干结,苔黄,脉弦数。  4.食滞伤胃证:胃脘胀痛,

3、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  5.痰浊阻隔证: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头目眩晕,身重倦怠,或小便涩。舌苔浊腻,脉滑。  6.脾胃气虚证:胃脘痞满,隐隐作痛,纳少便溏,少气懒言。舌苔薄,脉细弱。  7.虚火灼胃证:胃部痞满,隐隐作痛,灼痛嘈杂,似饥不纳,口燥咽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8.脾胃虚寒证:胃脘痞满,胃痛隐隐,得温则减,喜热喜按,时吐清水,纳少神疲,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沉弱。  辨证论治  1.胃气壅滞证  [治法]行气开郁,和胃通降。  [方药]香苏散加味。腹胀甚者,加鸡内金、焦三仙;伴两胁胀满者,加柴胡、青皮、郁金;

4、有寒象者,加高良姜。  2.肝气犯胃证  [治法]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兼嗳气呕恶甚者,加姜半夏、苏梗;纳呆者,加白术、神曲、麦芽;泛酸嘈杂者,加乌贼骨。  3.肝胃郁热证  [治法]泄肝清热,和胃通降。  [方药]化肝煎合左金丸。口苦、便秘者,加龙胆草、大黄、钩藤;兼食滞者,加鸡内金、谷麦芽;湿浊内阻,苔厚纳呆者,加厚朴花、藿香、砂仁。  4.食滞伤胃证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和胃。  [方药]保和丸加减。脘腹胀满甚者,加枳实;食积脾虚者,加白术。  5.痰浊交阻证  [治法]祛湿化痰,顺气和中。  [方药]平胃散加味。若呕恶明显者,加苏叶、黄连;若痰郁化热,脘

5、痞口苦、恶心呕吐者,可改用温胆汤加减。  6.脾胃气虚证  [治法]甘温益气,健脾和胃。  [方药]四君子汤加味。若见腹胀便溏者,加白扁豆、生薏苡仁、莲子;食后腹胀、嗳气者,加香橼皮、佛手、鸡内金、焦三仙。  7.虚火灼胃证  [治法]酸甘化阴,滋胃和中。  [方药]益胃汤加味。胃脘疼痛者,加丹参饮理气活血止痛;兼见胁痛易怒者,加一贯煎养肝阴泄肝热;口干、烦渴,加生石膏、知母、天花粉。  8.脾胃虚寒证  [治法]辛甘通阳,补虚健中。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味。吐清水者,加法半夏、陈皮、茯苓;泛酸者,加左金丸或瓦楞子制酸;胃寒作痛甚者,加良附丸温中散寒止痛。  经验方  1.理气和胃汤  [

6、药物组成]柴胡12克,枳实、木香(后下)、田七、蒲公英各10克,白芍、甘草各6克。  [功效]行气和胃,缓急止痛。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15日为一疗程。  2.胃友汤  [药物组成]黄芪30克,桂枝10克,细辛3克,吴茱萸10克,丹参3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赤芍l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三棱10克,莪术l0克,蒲黄10克,乌药10克,丹皮10克,水蛭10克,甘草6克。  [功效]补气温中,活血化瘀。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15日为一疗程。  3.路志正方  [药物组成]藿香、荷梗各9克,杏仁12克,生薏苡仁12克,山药15克,佛手9克,谷芽、麦芽各15克,绿萼梅l

7、0克,云茯苓12克,八月扎(打)9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功效]清理湿热,柔肝养阴。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适宜技术  1.毫针  以中脘、内关、足三里为主穴。食积伤胃者加下脘、建里;胃热者加内庭、阳陵泉;肝气犯胃者加期门、太冲、阳陵泉;脾胃虚弱者加脾俞、胃俞、三阴交、公孙。局部常规消毒后,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2.耳针  取胃、十二指肠、交感、神门、皮质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