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ID:36986005

大小:4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7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_第1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_第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_第3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_第4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高二语文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30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缄默信笺悭吝草菅人命B.妲己澹泊菡萏殚精竭虑  C.嗜好对峙侍奉恃才傲物D.畜牧勖勉酗酒体恤下情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A.少年时代就告别亲友,作客他乡的好友回到故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亲访友,而他访问的第一位朋友就是我,对于他的做客我家,我们一家都表示了极大的热情。B.他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有事情要他帮忙,他总是找借口推脱;有责任要他负责,他总是找理由

2、推托。C.新华社多哈12月5日体育专电:亚运会体操男子单项结束,中国队七项中染指六金。D.“身教重于言教”,是为人父母者应当时刻牢记的原则。如果我们平时注意礼仪,举止文明,不沾染赌博等恶习,那么,上行下效,孩子们就一定会走出一条正确的人生大道。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B.我们平时写文章感到思路不顺畅,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把所有的事物孤立起来,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才出现这样的情况。  C.疫情能够帮助我们发现

3、自身陷入文明的深度和退出的难度,从而有可能使我们感知到技术与文明的局限。  D.倡导并鼓励多写多演现代戏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否则,拿不出新的作品来,就难于抵制一些不健康的甚至低级庸俗的东西。二、(12分,每小题3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为无为之为,品无味之味80年代末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教授曾赠一幅方斗于友,乃:“为无为之为,品无味之味”。任先生的赠语意味深长。 “无为”是老子的哲学思想。“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无违”,即不违背客观事物的规律,改变客观事物的节奏。无为的境界,就是不违反万物自然发展的程

4、式和机制,也就是不违反道理。老子说,圣人的学说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又说:“善行者,无达迹”。“无达迹”的行为,是使事物不留下伤痕的良好行为。“无为”就是“无达痕”。仔细检讨现在人类的许多行为(包括我们个人的行为),都是由于主观意志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自然秩序和固有的规律,而给自然和人类自身带来越来越多的危害。后人把老子的“清静”与“无为”结合起来成“清静无为”,其意为不贪、不躁,便可达到无为的境界。 “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特殊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独有的概念。这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达很有关系。刘勰、司空图对此都有很高的见解。司空图在《

5、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谈论诗首先要善于“辨于味”,诗歌的“味”,并非酸义是酸,咸义是咸,而是要达到一种“咸酸之外”的“醇美”,或者说,是一种“味外之旨”。在同文中,他又用了一种相似的说法:“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音韵外之致耳。”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超以象外,得其环力”。古人又云:“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适,是文之真性灵也。”故林语堂云:“论文字,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爱而最难,何以故?平淡去肤淡无味,只有毫厘之差。”晋人的行草若断还连,似奇反正,以韵相胜,泊然无为而休气和平,意态超越而神明焕发。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在《画旨》

6、中提倡“平淡天真,自然浑成”。人淡如水,水淡如云,云淡如风,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淡”,是“无”,是“无味之味”。无味之味乃味之极也。 只有真正体会到“无为之为”和“无味之味”,你才能在人生和文学艺术上达到崇高的境界。“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此之谓也。4.下列分别对“无为之为”和“无味之味”的内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前者指老庄的哲学思想,后者指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独有的概念。B.前者指“无违”,即不违背客观事物的规律,不改变客观事物的节奏,后者指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达有关的古典美学的范畴。C.前者指“无达迹”的行为;后者指文学

7、的一种最高的境界。D.前者指“清静无为”,即不贪、不躁;后者指一种“咸酸之外”的“醇美”,即“味外之旨”。5.下列对第二段画线句子“任先生的赠语意味深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著名的哲学家,任先生的赠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的自风流”这一哲学命题。B.作者引用了老子及古代的一些诗评诗论,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任先生赠言“意味深长”之所在。C.作者借“任先生的赠言”这一话题,谈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理解。D.这句话在文中独立成段,既有强调作用,又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6.下列全部都能证明“无味之味”境界的一项是()①任继愈教授

8、曾书赠一幅方斗于我,乃:“为无为之为,品无味之味”②不着一字,尽得风流③超以象外,得其环力④平淡天真,自然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