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说课稿

苏州园林说课稿

ID:36995293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苏州园林说课稿_第1页
苏州园林说课稿_第2页
苏州园林说课稿_第3页
苏州园林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州园林》说课稿南安新营中学许芽治一、说教材这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说明文)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说明了苏州近二百处园林的共同特点和给人的整体印象。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本册教学重点是培养说明能力。本课的特点是抓住主要特征,按总分结构进行说明。教学目标为:1、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对说明文的知识点有初步了解,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2、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培养说明文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

2、鉴赏力,激发对艺术的热爱之情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及文章的总分结构;2、教学难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课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2、教学难点:品味课文准确的说明语言。二、说教法课标要求:激励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和培养提取、筛选、概括、梳理信息的能力。教学方法:问答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三、说学法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四、说教学程序41、导入教学:名言、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作者简介3、预习检查:扫除语音障碍。4、整体感知学生听读课文,设计四个问题。①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是什么?有什么写作意图?(目的是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问答式教学法)②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目的是训练学生提取、筛选、获取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问答式教学法)③概括自第三段至第九段各自然段大意。(提示:用原文中的语句,有些在第二自然段中有提示,有些本段的中心

4、句直接体现。)(目的是训练学生提取、筛选、获取信息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④在前面几题的基础上总结概括文章的内容及说明顺序,请列出提纲。(目的是训练学生提取、筛选、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究式学习、讨论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6、小结7、布置作业①说一说,苏州园林具体的特征。②找一找,课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③写一写,用一小段话来介绍生活中常用的事物。(如粉笔、黑板等等)五、说教学预期效果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理解、掌握并学习运用本文的一些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如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的说明方法

5、、说明语言的特点等等。附:板书设计整体不止这些局部小处注意大处讲究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讲究角落的图画美(7段)讲究门窗的图案美(8段)讲究色彩的搭配(9段)2段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教案4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学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国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天下”足见苏州园林之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

6、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接下来我们就跟着叶老走进苏州园林。(二)介绍苏州园林及欣赏有关照片。主要是苏州园林的分布及四大园即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三)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9),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四)预习检查(五)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特征(1)、设疑引导速读课文问:①作者对苏州园林

7、的印象是什么?有什么写作意图?②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提示:可以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提问并引导明确: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并概括为“完美的图画”。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2)、学生速读课文,自主、探究学习:概括自第三段至第九段各自然段大意。(提示:用原文中的语句,有些在第二自然段中有提示

8、,有些本段的中心句直接体现。)带着明确的目标扫视课文,取己所需,省略其余。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用刚才从文中找到的句子里所表现的“美”去欣赏图片,说说图片“美在……”,与课文内容相结合。(3)品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前面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概括文章的内容及说明顺序,请列出提纲。(边讨论边补充板书)(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