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余热发电ORC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及其产业化

低温余热发电ORC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及其产业化

ID:37005519

大小:2.65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11

低温余热发电ORC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及其产业化_第1页
低温余热发电ORC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及其产业化_第2页
低温余热发电ORC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及其产业化_第3页
低温余热发电ORC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及其产业化_第4页
低温余热发电ORC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及其产业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温余热发电ORC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及其产业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低温余热发电 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及其产业化2011年3月报告大纲低温余热资源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昆工-昆钢合作开发的可行性探讨一、低温余热资源1.工业余热资源目前我国能源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在于用能效率低下。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美国的28.6%。我国工业用能中近60-65%的能源转化为余热资源,其中温度低于350℃以下的低温余热,约占余热总量的60%,目前技术尚无法实现对其有效的回收利用。我国钢铁工业余热按品质分类高品位余热(>900℃)47%中品位余热(400℃~900℃)30%低品位余热(<40

2、0℃)23%47%44%30%30%23%回收潜力回收潜力回收潜力我国有色冶金工业余热我国钢铁冶金余热总量达15000万tce/a,目前平均余热回收水平仅为30%。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有技术难以回收数量庞大的中低温余热。因此,我国钢铁工业中有大量的中低温余热资源可供开发。我国有色冶金行业存在大量的容易收集的温度在60℃以上的液态余热(如冷却水)及低压蒸汽,据不完全统计蕴含可用的热能约1800万tce/a,潜在发电能力相当于3/4个三峡工程发电量。我国建材工业余热1.水泥工业: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普及

3、,水泥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350-400℃以下的余热不能充分利用,这部分热量占到水泥熟料烧成总耗热量35%以上造成的能源浪费高得惊人。我国水泥低温余热潜在的发电容量约在800亿kWh/a,相当于1个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水泥窑炉陶瓷窑炉玻璃窑炉我国建材工业余热2.陶瓷工业:日用陶瓷烧制窑炉排烟温度一般在200-300℃,排烟带走的热量损失约占总热量的20%-40%。我国现有陶瓷生产企业约3000家,余热发电能力约1200亿kWh/a,相当于2个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3.玻璃生产工业:我国投入使用的浮法玻璃生产线有130条左右,

4、平均每条日熔化500t玻璃;平拉法平板玻璃生产线30条,平均每条日熔化200t玻璃;两项合计年能耗总量约为520×105t重油。余热发电潜力约300亿kWh/a。2.地热能地热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很广,资源储量约为4.4×1027kJ,蕴含发电能力可达6.74GW。3.太阳能我国2/3的面积年日照时间在2300小时以上,每平方米太阳能年辐射总量3340-8400MJ,陆地表面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17000亿吨标准煤,而且分布极为广泛,蕴含的发电能力约1400万亿kWh/a,是我国一年总发电量的

5、近300倍。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非聚焦太阳能集热发电示意二、低温余热发电技术1.技术现状常规水蒸汽朗肯循环用于烟气余热回收发电流程图常规水蒸汽朗肯循环发电技术1.系统构成复杂,锅炉给水需要除氧、除盐,在锅炉部件及管路上需要设置排污及疏放水管路;凝结器里需保持较高的真空度,要设置真空维持系统。2.透平进排气压力低,蒸汽比体积较大,导致透平通流面积较大。3.通常透平进口蒸汽需具有一定的过热度,在余热锅炉中必然要设置过热蒸汽加热段,导致余热锅炉的结构比较复杂。4.管道内容易结垢及生锈,维修成本较高,寿命较短。5.需要较多的运行、

6、维修人员,运行成本较高。6.单机容量不能太小,系统满负荷运行率不高。7.一般只适用于烟气温度高于350℃以上的余热。常规水蒸汽朗肯循环发电技术的缺点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发电技术(ORC)~冷却塔有机工质余热锅炉加压泵储液罐有机透平发电机凝汽器冷却泵中低温烟气烟气余热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示意图1.效率高,系统构成简单,不需要设置除氧、除盐、排污及疏放水设施;凝结器里一般处于略高于环境大气压力的正压,不需设置真空维持系统。2.透平进排气压力高,所需通流面积较小,透平尺寸小。3.使用干流体时,余热锅炉中不必设置过热段,工

7、质蒸汽直接以饱和气体进透平膨胀做功。4.可实现远程控制,无人值守,需要极少的运行、维修人员,运行成本很低。5.单机容量可从几kW到数千kW。6.系统部件、设备可实现标准模块化生产,能缩短安装周期,降低制造成本。7.适用于温度高于70℃以上的低温余热源。ORC发电技术的优点昆工ORC技术研究进展1.提出了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及多元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可减少有机锅炉中由于传热温差不均衡导致的额外熵增,提高系统的(火用)效率。膨胀末级处于湿蒸汽区膨胀末级处于过热蒸汽区2.提出了多级蒸发有机朗肯循环、复叠式有机朗肯循环及多级-复

8、叠式有机朗肯循环,最大限度实现传热过程的温度微匹配。多级蒸发有机朗肯循环水蒸汽-有机朗肯复叠循环冷却塔3.建立了低温热能发电ORC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单目标优化法单位换热面积输出功率余热锅炉紧凑性指标余热锅炉单位容积输出功率多目标优化法单位换热面积输出功率余热锅炉单位容积输出功率+年度化总成本最小优化法年度化净利润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