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寺中学2014-2015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

卧龙寺中学2014-2015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

ID:37005967

大小:19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1

卧龙寺中学2014-2015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卧龙寺中学2014-2015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卧龙寺中学2014-2015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卧龙寺中学2014-2015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卧龙寺中学2014-2015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卧龙寺中学2014-2015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1、文中加点的字中有四个是通假字,选出下面解释正确的一项()①“归”通“馈”②“时”通“伺”③“涂”通“途”④“知”通“智”新课标第一网⑤“逝”通“失”⑥“与”通“欤”A.①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②③④D.②③⑤⑥2、选出与“遇诸涂”中的“诸”的用法相同的一项()A.投诸渤海之尾B.亮率诸军入祁山C.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D.王尝语庄以好乐,有诸乎3、对下列加点

2、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孔子豚 豚:海豚   B.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亡:通“无”,没有C.好从事而亟失时 亟:立即,很快  D.吾将仕矣  仕:做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

3、,柔弱处上。(节自《老子》)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死而不亡者寿    寿:寿命B.报怨以德      报:回报C.是以圣人犹难之   难:把……当成难事 D.夫轻诺必寡信    轻:轻易5、下列句中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死而不亡者寿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B.图难于其易/师不必贤于弟子C.人之生也柔弱/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草木之生也柔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6、下面关于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体现了他“无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

4、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作长寿了。B.老子反对急躁冒进,主张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C.老子从直观的认识角度,看到了人活这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坚硬了,草木有生命时是柔弱的,死以后就变得枯槁了。因此,老子主张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两好等处世。修养D.“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以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形象地向人们提出了奉告,希望人们不作为,一切无为胜有为。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7、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

5、来B.帝舜巧于使民    巧:灵巧C.是以帝舜无佚民   是:此,这D.岂足多哉      多:称赞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A.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勾践说于国人曰B.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善则善矣/此则国人之罪D. 舜不穷其民力/樊哙侧其盾以撞9、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为“悦”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颜回的话在政治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B.颜回能公正的评价东野毕的御术。C.颜回详尽的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地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

6、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B.颜回认为,不管是御马,还是使民,都要执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后果。C.颜回认为东野毕的御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里原因。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子产①为政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

7、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喜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