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技术哲学文化背景比较

中美教育技术哲学文化背景比较

ID:37006994

大小:378.11 KB

页数:102页

时间:2019-05-11

中美教育技术哲学文化背景比较_第1页
中美教育技术哲学文化背景比较_第2页
中美教育技术哲学文化背景比较_第3页
中美教育技术哲学文化背景比较_第4页
中美教育技术哲学文化背景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美教育技术哲学文化背景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美教育技术哲学文化背景比较胡凡刚2007年4月22日美国教育技术哲学文化背景中国教育技术哲学文化背景美国教育技术哲学文化背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概览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简析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哲学文化背景西方哲学思想发展概览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思想(前6世纪-公元476年)中世纪(476-1640)经院哲学与唯实论和唯名论之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想(14-16世纪)17-19世纪英法经验主义思想17-19世纪荷兰和德国的理性主义原子论德谟克利特(前460—370)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人的灵魂是似火的原子构成的灵魂原子常由身体吸入或

2、呼出,当全部被吸入时,产生生命和灵魂,呼出较多,人就入睡,呼出再多人就昏迷,全部呼出,人就死亡。灵魂原子虽然遍布全身,但更集中于感官、脑(思想)、心脏(忿怒)、和肝脏(欲望)。理念论世界分为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灵魂进入人体以前,早已存在于理念世界,与神同游,同理念打交道,已洞察一切。投胎后,因受肉体玷污,暂时忘掉那些知识,通过学习(感觉经验)使灵魂引起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唤起理念世界的知识影子。因此,认为学习、知识、心理的形成不过只是回忆而已。理性是人的智力因素综合作用表现出的水平关于灵魂的结构:包括纯理性和非理性,前者最高级的、永

3、生不死,轮回转世的,只有人才有。后者包括:高尚的冲动如勇气、抱负,低级的欲望如情欲。关于灵魂角色:《理想国》与三种灵魂角色第一等级:哲学王和执政者,灵魂是最高级理性,位于头部第二等级:武士,灵魂是勇气,位于胸部第三等级:农民,工匠,商人,灵魂是情欲,位于横膈膜之下。理性用意志控制欲望,相当于哲学家用武士控制平民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一、主要观点:1.数学为万物的本质2.宇宙二元(真实(理念世界)和影子组成的可见世界3.灵魂的轮回和不朽4.对理论科学(理论科学(自然哲学、数学和形而上学)、实践科学(伦理)、创制科学(技术技巧)感兴趣5.宗

4、教神秘主义和道德禁欲主义二、哲学思想1.理念和知识:理念(圆或三角形)是无法用我们的感官把握的;它们只能通过理性理解,我们感官所感知到的具体的知识,是相应理念易消失(理念从源头射出的一道光,转身蜿蜒向下,经过原则论和科学理论,在那里不同理念以不同程度相互结合,一直到光线消失在多样和混乱的感觉中)的表现,于这些可变的理念表现相比,理念本身是普遍不变的,它们不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中,它们客观存在,且普遍有效。二、哲学思想2.理念和善:理念=不变之物(伦理-政治的善)可感事物可变之物(各种习俗和意见)3.爱和教育: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并非处于

5、同等地位,理念世界更有价值,理念是理想。我们应该努力去获得,对这些理想的渴望是根植于我们内心的。这就是柏拉图的爱:对真善美不断的渴望。这是一个不间断的教育过程:上朝理念(光线),下朝可感事物(影子世界)二、哲学思想4.理念和整体:理念和理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成为一个统一体。洞见理念就是洞见它们之间的联系,洞见理念的整体。对整体的洞见,对所有理念内在关系的洞见,人类几乎无法获得。5.理念和学习:学习是重新发现和认出藏在可感事物背后的理念。但并不是所有的灵魂都能回忆起可变的感知事物背后的理念。许多人陷入认识论的黑暗中,他们无法冲破未经证

6、实的意见和表面的感觉经验,无法到达真实的知识,在尘世生活中只有极少数人能觉察到可感现象背后的理念。对理念的清晰洞见需要良好的才能和艰苦的训练:只有经过挑选的少数人才能接近真理。6.教育和社会分层:他是反民主派:认为人民不能自我领导,他们没有充足的美德和才能,必须由专家执政并确保团结和忠诚。教育属国家管辖,要平等对待儿童,不管他们的出身和性别,十到二十岁都接受体操、音乐和宗教教育,目标是有一个强壮和协调性好的身体,对美的鉴赏力和具有服从、自我牺牲和忠诚的素养;二十到三十,挑选最优秀的学生学习数学(剩余的成为生产者);三十到三十五,挑

7、选最优秀学习哲学(管理者和士兵);三十五到五十他们在世间学习管理实际事物。此时他们获得对善的理念。对事实知识和实际经验的洞见。公元前384年,亚里斯多德出生在希腊北方的史塔吉拉城,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家境富裕,17岁时,亚里斯多德来到雅典,进入柏拉图创立的学园一待就是二十年,从最初的学生变成教师。柏拉图死后,亚里斯多德总结前人哲学思想的基础,创立了与老师截然不同的哲学体系,所以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公元342年,亚里斯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菲力普二世的邀请,担任年仅14岁的王子的宫廷老师。这位王子就是后

8、来继承马其顿王位,并建立一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思想:一、理念或实体:柏拉图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真正存在的,亚认为独立存在的是个别事物(实体),属性不能脱离实体而存在。二、四因说:目的因、动力因、质料因和形式因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