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ID:37015281

大小:547.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10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_第1页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_第2页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_第3页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_第4页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你知道现今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何时何地诞生的?其结局如何?建立:十月革命措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将一部分大型企业收归国有退出一战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¾国土被敌人所占,工厂停工,人民挨饿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三年的国内战争期间,苏俄人民是怎样战胜国内外敌人的?军事上: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经济上: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物物交换)实物

2、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2、评价失误: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历史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三、新经济政策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工人、农民不满阶级敌人乘机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1、背景2、标志: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除工业国有化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取消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3、内容4、评价积极作用:国民经济基本

3、恢复,是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消极作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因领导人认识不足而过早终止。5、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启迪判断政策正确的依据1.是否符合实际情况2.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3.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2000.广东.3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D维护人民的长远利益2(2003.上海.15)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

4、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BA3、(2002上海16)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4、(2002上海23)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AB5、(2000全国3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

5、业方面的共同点是()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6、(1996全国25)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AA7、(1996上海24)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政策的相似点是()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③最主要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A巩固练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6、: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摘自《苏联史》返回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摘自《列宁选集》返回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

7、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摘自《苏联兴亡史》返回材料四: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摘自《列宁选集》请回答(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外,主要的目的是什么?返回(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4)材料四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5)结合材料归纳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得出什么结论?参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