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缩顶病发病规律的研究

杉木缩顶病发病规律的研究

ID:37020735

大小:300.6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杉木缩顶病发病规律的研究_第1页
杉木缩顶病发病规律的研究_第2页
杉木缩顶病发病规律的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杉木缩顶病发病规律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一,i森林病虫通讯1993年第3期杉木缩顶病发病规律的研究沈伯葵L克恭魏初奖(福建省森林病匿面匿_站括,H250003)(南京林业大学)方光明潘长征李振华李桂英<7,7"fA7(江西省薄辨市林业局)一£/t/摘要杉木缩顶病Pestalo~iopsisguinii(Desm)Stey是近年来较严重的杉木病害之一。它以菌丝体和予实体在病组织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任染源一般每年从4月中旬开铂表现症状,6月中旬出现第一次发病而峰,到8月下旬病害因高温少雨而减缓发展,9月中旬至1O

2、月上旬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以后随着气温下降而减缓至n月上旬停止发展。3O℃以下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流扦。一般危害l0年生以下的幼林,以3—8年生幼林容易感病f北坡、山脚洼地生长良好的林分发病较重。关键词杉木缩顶病发病规律近年闽、渐、赣等省杉木耋虹林缩顶病害日趋准地,选l5株标准株,每lO天观察、记载舒病严重和普遍。病株主、侧芽枯死,枝条丛生,主梢枝数和原病枝症状发展情况,根据德兴市气象顶端萎缩,严重影响生长。该病的病原菌主要是局提供的气象资料分析病害发展气温、降水量PestMotiopsisguepinii,其次是

3、Fusariura}的关系。加m。。为寻找有效防治途径,我们从19883.病害与坡向、坡位的关系;1989年7月年开始在江西德兴市银山林场进行了调查研在同一林分地形相近的不同坡向、坡位设8块究,关千该病症状、病原等方面已有报道’,本标准地(面积0.5亩,以下相同)逐株调查感病文着重讨论病原菌的越冬方式和流行规律。指数。(下同)+每组2个重复取平均值。4.病害与林龄的关系1989年3—4月对一各年龄的杉木林分别选南、北坡的标准地各一、试验方法块,逐株调查感病指数,各取平均值。5.病害与杉木生长的关系:1990年1月在1

4、.病菌越冬方式,1989年和1990年1月5年生的幼林地上设标准地,隔行隔株调查树和4月分别取感病枝梢进行常规分离。1990年高、胸径、感病指数,求各病级的树高、胸径的平4月.从病枝梢上越冬子实体孢子盘中不同位均值。置的分生孢子用无菌蒸馏水配成孢子悬浮液,以纸环萌芽法。在恒温25℃下做萌发试验,12二、结果与分析小时检查结果。1.病菌越冬方式:病枝梢分离均得到大量2.病害与温度、降雨量的关系:1988年6的病菌P.guepinli,每次均占分离组织数的月起连续3年在潭埠分场三年生的幼林内设托40以上,且在3年的野外定

5、枝观察中均发现抗病能力。参考文赫3.对于轻病区应加强保护,在有条件地区1.董文泉等,1979,数量亿理论盈其应用,吉林人民出版社,13O—l50进行封山育林。保护混交林,对于过密林分加强(责任编辑周水林)抚育间伐,改变林内的卫生状况,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4-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森林病虫通讯1993年第3期4月上、中旬在病组织上产生许多黑色点状物,切片镜检为P.guepinii的子实体。在分离中另一致病菌F.axysporum也占分离组织数的20左右。说明这两种病菌均能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

6、冬。同时对越冬子实体中的分生孢子毂萌发试验(表1),越冬孢子萌发率依其所在分生孢子盘的位置而不同,盘外的分生孢子角基本上失去萌发力,而盘内的分生孢子仍具萌芽能力,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寰1越丰孢子骑发事田1.癀害发展与沮度,碡木量的关蔡衰2病害与城向、城位的*蔡2病害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图1表明病害发展与气温、降雨量密切相关。4月中旬气温回升,雨量增加.病害开始发生,由于气温仍较低,病情发展缓慢;到5月中旬病情发展迅速,6月中、下旬达到高峰i7月中、下旬出现高温、少雨天气,病害发展减缓,由于林问湿度仍较大,裹3病害与

7、律龄的蓑摹病株率维持较高的水平;到7月底8月初降雨量增加,气温有所下降,病害发展又出现高峰;8月中旬高温干旱,病情减缓;到9月中旬气温正处于病菌生长最适宜温度20~28℃,而雨量增多.园此病情发展至下旬又达到高峰{10月中旬后随气温下降病害发展迅速减缓直至11月初停止。但不同年份气候有差异,其始发期、盛本上不受害。发期、终止期会有所变动出现大量芽枯一般为5、病害与林木生长的关系:表4说明病害高温干旱季节。程度与杉木的树高、胸径之问呈正相关.一般长3.病害与坡向、坡位的关系:表2说明北坡势越好病害亦越重,这与各林分观察

8、到生长较重于南坡.但坡位差异较小。此外,还调查地形、好的地段病害相应较重的情况相符。旖肥试验地势对病害的影响,一般山脚、山谷洼地重于山发现氮肥对此病起促进作用。主梢受害严重影顶、山脊德兴市中洲林场一片7年生杉木幼响高生长,而对径生长影响相对较小将胸径林,山顶平均树高2.6米,平均胸径4.Ocm,发(Y)与病级(x)回归分析得:Y一一4.96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