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护耳器—耳罩

15护耳器—耳罩

ID:37021392

大小:4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4

15护耳器—耳罩_第1页
15护耳器—耳罩_第2页
15护耳器—耳罩_第3页
15护耳器—耳罩_第4页
15护耳器—耳罩_第5页
资源描述:

《15护耳器—耳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护耳器主观测量方法GB5893.3-86 (国家标准局1986-02-28发布1986-10-01实施)1 引言 1.1 本标准适用于耳塞、耳罩或帽盔以及由耳塞和耳罩配合使用的护耳器。 1.2 本标准具体规定了由听阈来确定护耳器声衰减的一种主观测量方法。可以对在类似的条件下获得的声衰减数据进行比较,也能对护耳器各种型号按声衰减的大小进行排队、分级和选择,以及对性能有重要影响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进行评价。 1.3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4869-1981。2 名词术语 2.1 护耳器ear 护耳器主观测量方法GB5893.3-86 

2、(国家标准局1986-02-28发布1986-10-01实施)1 引言 1.1 本标准适用于耳塞、耳罩或帽盔以及由耳塞和耳罩配合使用的护耳器。 1.2 本标准具体规定了由听阈来确定护耳器声衰减的一种主观测量方法。可以对在类似的条件下获得的声衰减数据进行比较,也能对护耳器各种型号按声衰减的大小进行排队、分级和选择,以及对性能有重要影响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进行评价。 1.3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4869-1981。2 名词术语 2.1 护耳器ear protector  保护人耳、使其避免噪声过度刺激的器件。 2.2 耳塞ear-p

3、lugs  是插入外耳道内或置于外耳道口处的护耳器。  2.3 耳罩ear-muff  由压紧每个耳廓或围住耳廓四周而紧贴在头上遮住耳道的壳体所组成的一种护耳器。耳罩壳体可用专门的头环、颈环或借助于安全帽或其他设备上附着的器件而紧贴在头部。 2.4 帽盔helmet  是一种覆盖头部相当大的部分,可以起,也可以不起护耳器作用的器件。 2.5 听阈threshold of audibility  某信号能在多次试验的一定百分数中引起听觉的最低声压。信号的特性、它到达听者的方式以及测量声压的地点都必须说明。 2.6 听阈级thresho

4、ld level  就某一耳和某一规定的声信号而言,听阈级表示该耳听阈与ISO389《校准纯音听力计用的零级标准》给出的正常听阈所相差的分贝数。 2.7 听力图audiogram(threshold audiogram)  表达听力损失、听力损失率或听阈作为频率的函数所画的曲线。 2.8 粉红噪声pink noise  用正比于频率的频带宽度测量时,频谱连续并且均匀的噪声。 2.9 背景噪声background noise  在发生、检查、测量或记录的系统中与信号存在与否无关的一切干扰。3 护耳器声衰减测量方法 3.1 测试信号  

5、测试信号采用通过下列各中心频率的1/3倍频程滤波以后的粉红噪声信号。滤波器特性应符合GB 3241-82《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的要求:  63Hz(任选的)  125Hz  250Hz  500Hz  1000Hz  2000Hz  3150Hz(任选的)  4000Hz  6300Hz(任选的)  8000Hz  注:① 如果认为所测护耳器的声衰减随频率变化很大,则要增加测试信号的频率,按有关1/3倍频带中心频率进行测量,中心频率根据GB 3240-82《声学测量中的常用频率》来选择。        ② 

6、为便于受试者鉴别,测试信号应采用间歇声且在过渡瞬间不应受到其他杂声干扰。 3.2 测试场所 3.2.1 测试应在一个无规入射声场进行,以模拟护耳器的实际使用情况。当满足下列要求时,就近似达到了这种声场:  a. 对声场的声压级均匀性测量,规定受试者两耳道口联线之中点为参考基准点,并在受试者不在场的条件下,用全向传声器在离基准点的前-后轴、左-右轴、上-下轴各为15cm的六个位置上进行,测得的声压级相对于基准点的容许相差最大为±2.5dB,而左、右两位置间之差不超过3dB。  b. 对声场的无规入射测量,应使用指向性很强的传声器。对中

7、心频率大于和等于500Hz的测试频带,在基准点上测量任意两个方向入射声能的声压级差应不大于5dB。  c. 如果采用某些合用的指向传声器,测得声场变化可能较小。表1给出了传声器指向性指数与测得的声场变化之间的关系值。表 1━━━━━━━━━━━━━━━━━━┯━━━━━━━━━━━━━━━━━━          指 向 性 指 数  dB    │  测 得 的 声 场 变 化    dB                                    │                         5         

8、 │5                         4          │                 4                        3.5         │                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