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六十四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六十四集

ID:37026909

大小:48.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5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六十四集_第1页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六十四集_第2页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六十四集_第3页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六十四集_第4页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六十四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六十四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六十四集)  2010/6/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06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十九面第二行,末后一句看起:  “又有闻名得忍愿,他方菩萨以闻名故,应时可获一二三忍,证不退转”,这一节经文是说名号功德不可思议。闻名得忍愿,是四十八愿里面的一愿,在第四十七。愿文里面,这经文上这么说的,他方菩萨以闻名故,应时,也就我们今天讲的立刻,闻名他就能够得到这三种忍,证不退转。愿文上只是讲一二三忍,这个名称没有说出来。但是世尊在这部经上第十五品“菩提道场品”里面讲过三种忍,以

2、后许多祖师大德讲这部经就引用后面的三种忍。后面三种忍,第一种叫“音响忍”。音响,有听到名号,这讲菩提道场,是讲道场树,树的功德不可思议,能现相,现十方世界刹土之相。我们如果往生到极乐世界,想像过去在娑婆世界地球里生活这段时间,只要一动念,菩提树里面就像电视一样,你就能够看到,能够看到过去,能够看到未来,这是能见色。树,风吹着树,这个树是七宝树,所以花果树叶都是七宝。风一吹,这个树叶碰到的时候,就像中国人讲的风铃,那个音非常之美。那个音你听的是音在说法,那我们在十玄里面,学过十玄就懂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阿弥陀佛用什么方式来讲经说法、来教化

3、众生?你看,每天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数没法子计算,那世界太大了,十方世界念佛往生的人有多少!每个人根性不相同,每个人修学的法门也不相同,到极乐世界你想听什么,你所听到一切音声都在说法。那真叫妙不可言,随缘妙用。到那个地方才知道,这是大经上讲的四德,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在表法的,没有一样东西不是在启发我们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所以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不可思议,十方诸佛赞叹,这能假得了吗?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认知它。所以由音响而开悟的,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柔顺忍”。柔顺,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由于慈悲心柔软质直,能够随顺性德,哪一样不是

4、性德?样样都是。我们凡夫不知道,迷失了自性,觉悟之后就知道。无论这个境界里面是清净的还是染污的,是善的还是恶的,统统都是自性,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问题是你用什么心去看它?你要用清净平等觉,我们这是讲的华严境界,无有一法不是华严境界,这是什么?大经上我们常常念到的,也很熟悉的,这叫境随心转。佛眼睛里面看的真的是圆满的华严境界,圆明具德;人道里头,以伦理道德来看这个世界,才说出“人之初,性本善”,从性上看,相上不善,从性上看它是善的,它没有不善;如果从三恶道的众生他们去看,带着浓厚的习气,他看也是贪瞋痴,所以法没有定法。一切法,在声闻以上都知道

5、,不是真的,梦幻泡影,了不可得,唯有真性独存,永恒不变。换句话说,无论在哪一法里头你都见性,见性成佛。你的心是什么心?清净平等觉,这个重要。  学《无量寿经》,修行就是修清净平等觉,你所证得的果是大乘无量寿庄严。这个大乘无量寿庄严就是世尊在《华严经》上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德,庄严是相,这是自性本有的。我们一般人从因果上来说,因是清净平等觉,果是大乘无量寿庄严。明白这些道理、这些事实真相,就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要如何用功,怎样才能成就自己,就全都明白了。远离一切染污就得清净心,这点很重要,要把染污彻底放下。我们

6、常讲,讲了几十年,放下自私自利,讲了几十年,有几个人真放下了?放下名闻利养,不是真的!这些东西都是烦恼、都是障道的,不但障你证果,障碍你开悟,你有这些东西你悟不了,悟门被堵死了。五欲六尘的享受都得放下,像世尊当年在世给我们表演的,随缘,托钵,人家供养什么就吃什么,欢欢喜喜,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无论供养什么,给诸位说,佛到口里面去都是天厨妙供,你相信吗?你不相信,是的,那不是你的境界,我们没有能力转境界。要境随心转的话,那不都是天厨妙供吗?再不好吃的,再难吃的,甚至是发霉的、腐败的,到口里面都是妙供,他转,他有办法转。我们转不了,我们是心随境转

7、,好苦!佛菩萨是境随心转,怎么会一样?境随心转是真的,心随境转是假的,这个道理要懂。因为什么?不论什么物质都是自性变的。  自性,我们中国人讲性善,这善不是善恶的善,那是赞叹的词,美好极了,圆满极了,用什么言语都没有法子赞叹,不得已用个善字,它太圆满了,一丝毫欠缺都没有。因此,它所变现一切物质都是尽善尽美。我们为什么看不出来?我们的心不善,把它的样子变坏了。你看,佛给我们讲的,我们的本性智慧德相,这个东西现在有没有?有,就在我们身上,我们迷了,迷了之后它就变质,智慧变成烦恼,经上常讲“烦恼即菩提”,菩提是智慧,烦恼跟菩提是一桩事情,觉悟了就叫

8、智慧,迷了就叫烦恼,变质了。那你一觉悟,烦恼全是菩提,全是大乘。性德,觉悟是性德,迷了的时候必恶作,我们今天讲造业,迷了就造业。相好,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相好;迷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