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理知识集锦

天文地理知识集锦

ID:37028629

大小:26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15

天文地理知识集锦_第1页
天文地理知识集锦_第2页
天文地理知识集锦_第3页
天文地理知识集锦_第4页
天文地理知识集锦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文地理知识集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文地理知识集锦年轮与地理年轮如果将一棵树的树干锯断,在它的截面上就呈现出一幅明暗相间的同心图案,这就是年轮。近代科学研究已揭示出在年轮那奇特的图案中,隐含着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大量信息,其中也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一、四季与年轮生物学家告诉我们,树干主要由树皮、木质部和髓构成,如果进一步用显微镜观察,可以详细地看出它包含有表皮、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和髓射线等部分。树木就靠形成层内细胞分裂才逐渐长大长粗。研究发现,一年内细胞分裂的快慢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春季气候较暖,树木体内储藏的养料陆续输

2、送到形成层,此时该层内细胞分裂迅速,长成的木质部细胞体大壁薄,木材疏松、谓之春材。从夏到秋,形成层内得到的养料逐渐减少,该层内细胞分裂逐渐变慢,长成的木质部细胞渐渐变小,细胞壁渐渐变厚,木材逐渐致密,此谓夏材。由去年的夏材到今年的春材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年深日久,在木质部的截面上就显出一层层的同心圆──年轮。由此可见,年轮的形成是四季交替变化的结果。二、气候与年轮年轮的生长受树木生长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它能反映出历年来气候变化的情况。就一棵温带的树木而言,一个特冷或干旱的夏天的年轮生长量,要比一个温暖和雨量适中的

3、夏天年轮的生长量要小。在高山森林的上界和北半球高寒地区的森林北界,温度是影响树木生长的关键因子,宽年轮表示暖年,窄年轮表示冷年。干旱地区的树木对降水量反应敏感,年轮的宽窄往往反映年降水量的多少。三、太阳活动与年轮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紧密相关,因此,年轮的生长也能反映太阳活动的变化。事实也是如此,树木年轮宽度的变化就有明显的11年周期。台湾省丝柏树的增长亦有百年、22年及11年的周期,这些正好是太阳活动的周期。有人分析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的49种云杉树的生长情况,发现那些树龄在300年以上的云杉树的树干的截面积增加数与太

4、阳活动的世纪周期有关。在太阳黑子强周期内,树干截面积增加数平均为9.6cm2/年左右,而在黑子弱周期内,树木截面积增加数平均约为8.8cm2/年。在美国亚利桑那洲的北部高原生活着25株树龄超过500年的黄松,分析其年轮的变化,也测量出一个33年左右的与太阳活动的布鲁克纳周期相应的周期。南极趣闻南极南极是地球上最为奇特的地区之一,有着很多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一、南极点用什么时间?地球的南、北极点是地面上所有经线的交点,那里只有明确的纬度(南、北纬90度),而没有明确的经度。所以南、北极点不属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时区,也就

5、没有自己的区时。我们知道,地方时因经度而异,南、北极点没有明确的经度,因此也没有自己的地方时。总之,从理论的角度看,南极点既无区时也无地方的。那么,在现实当中,南极点采用的又是什么时间呢?美国南极点考察站(阿蒙森一斯科特站),为方便本站进行日常工作和对外联系,需采用一个规定的时间。由于他们的物资和人员都从新西兰基地用飞机直接运来,因而他们采用的是新西兰时间,即东12区的区时。这比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早4个小时。《秦大河横穿南极日记》中写到:"我们全体于智利彭塔时间(注:1989年12月11日下午5时到达南极点。极点

6、使用的新西兰时间,为12月12日上午9时。"秦大河是徒步到达南极点的第一个中国人,而且很可能也是我国第一个把南极点时间告诉国人的人。二、南极点上怎样记风向?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由南极点向任何方向都是向北,不论什么风向都是北风。可是气象观测和科学研究上不能那么记,那样记是毫无意义的。科学家们规定:在南极点,风向是以0度经线为基本方向,按顺时针方向量度的,共分为360度。按照这样的规定,从0度、东经90度、180度、西经90度吹来的风,其风向依次是0度、90度、180度、270度,余可类推。南极点上风向比较稳定,

7、多数来自东经26度~东经54度那个方位,即风向多为东经26度~东经54度,年最多风向为东经38度。南极点上盛行26度~54度风的原因,是因为它位于大约向东经38度方向升高的坡上,在重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缘故。据长年观测资料,南极点年平均风速为4.8米/秒。极夜期风速大些,极昼期间风速小些。三、为什么南极大陆无地震?地震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仅有感地震就有近5万次,能造成灾难性破坏的7级及其以上的大地震,本世纪就发生了1200多次。然而到目前为止,南极大陆却从本记录到什

8、么地震。这是什么缘故呢?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巨厚的冰层是南极大陆无地震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南极大陆冰雪莫盖面积达95%以上,冰层平均厚度为1880米,最厚处达4000米以上。由于巨厚冰层的压力,其底部几乎处于熔点状态。此外,由于冰层面积大、分量重,在垂直方向产生了强烈的压力,分散和减弱了地壳的形变,从而使地震无从发生。所以南极大陆是地球上名副其实的"安全岛"。顺便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