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模拟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模拟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

ID:37035815

大小:5.23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5-17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模拟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_第1页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模拟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_第2页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模拟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_第3页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模拟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_第4页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模拟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模拟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学校代码:10165密级:.学号:201511000837硕士学位论文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模拟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StudonLanduseLandscaePatternEvolutioninUrbanFrineypg—ACaseStudyofGanjingziDistrictinDalianCity作者姓名:国安东学科、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导师姓名:杨俊教授2018年6月分类号:学校代码:10165密级:学号

2、:201511000837硕士学位论文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模拟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StudyonLand-useLandscapePatternEvolutioninUrbanFringe——ACaseStudyofGanjingziDistrictinDalianCity作者姓名:国安东学科、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导师姓名:杨俊教授2018年6月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过

3、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及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文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一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致。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丘诅芷指导教师签名.了户夕签名日期:J

4、-#/Y年i月§日本论文承,(项目编项目号:)的资助。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当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它不仅改变城市原有土地利用景观、空间组织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水平和垂直空间的扩展。同时,也给以城市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为充分探寻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景观空间上的演变规律、动态扩展,继而避免其快速扩长所引起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合理规划其土地利用资源,预测未来景观动态变化尤为重要。甘井子区是大连市主城区之一,位于大连市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形状呈马蹄形。近些年

5、,随着大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城市空间不断向周围扩展。由于甘井子区在空间上与城市市中心相邻,土地类型间存在着剧烈变化,因此分析和模拟其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对于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鉴于此,本文以甘井子区为例,以2000~2015年四期土地利用及其他多元数据为基础,分析其16年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采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K-Means算法)实现其地理空间格局分区;构建分区复合元胞自动机模型(MLP-ANN-Markov)获取各分区土地利用变化转移潜力,继而实现其景观格局的演变模拟。主要结论如下:(1)

6、甘井子区城市用地类型主要以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及园地为主。1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整体呈现出“三增四减”的特征。其中,建设用地、林地、其他农用地的面积增加,分别增加了32.84%、10.68%、482.35%;耕地、水域、园地、自然保留地的面积减少,分别减少了61.37%、34.09%、57.46%、6.55%,城市空间呈水平方向扩张的特征。城市景观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景观形状指数在时间序列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平均斑块面积、分离度、香农多样性、聚集度呈减少态势。(2)采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各分区土地利用变化

7、受其驱动因子的影响程度不一,各土地类型转移潜力在空间上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过对影响各分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整合,形成各分区土地利用转移潜力空间分布。其中,分区1和分区3景观空间特征主要表现为园地向耕地和建设用地转移;分区2主要表现为各用地类型向建设用地和耕地转移;分区4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向林地转移、林地和园地向建设用地转移。(3)采用TerrSet18.0中的LCM模块,构建分区复合元胞自动机模型(MLP-ANN-Markov)实现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有效模拟,经验证最终模拟效果的整体Kappa系数为0.8857,具有良好的模拟精度,

8、能够较好的预测城市未来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动态演变。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聚类;多层感知人工神经网络(MLP-ANN);大连市甘井子区-I-城市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