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疗法(中医特色治疗)

拔火罐疗法(中医特色治疗)

ID:37044859

大小:3.52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11

拔火罐疗法(中医特色治疗)_第1页
拔火罐疗法(中医特色治疗)_第2页
拔火罐疗法(中医特色治疗)_第3页
拔火罐疗法(中医特色治疗)_第4页
拔火罐疗法(中医特色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拔火罐疗法(中医特色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特色治疗之拔罐疗法目录一、定义二、拔罐的作用三、拔罐原理四、拔罐治疗的特点五、拔罐的适应症六、拔罐的禁忌症七、注意事项八、罐的种类九、拔罐的方法十、拔罐法临床应用举例拔罐疗法1.定义: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吸筒疗法。是因为古人以兽角做罐治病,故而得名。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腧(shù)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为目的的方法。拔罐疗法2.拔罐的作用:1、祛风除湿、温经散寒2、活血化淤、消肿止痛3、疏经通络、扶正祛邪4、拔毒祛浊、培元固本产生

2、负压时,局部组织高度充血,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同时负压可以吸出病处的寒湿瘀毒,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痛、恢复机能的目的。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加速体内毒素等废物的排除、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局部耐性及机体抵抗力,通过反射机制而调节全身,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能加强大脑皮层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强,促使机体恢复功能,阴阳失衡得以调整,使疾病逐渐痊愈。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

3、代谢。再次提高免疫能力,促进免疫系统活跃与加速淋巴循环,刺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皮肤对外界变化的耐受力与敏感性增强,提高防病抗病能力。最后调节肌肉功能,能促进汗腺与皮脂腺分泌,增加关节、肌腱弹性与活动性,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解除肌肉疲劳、粘连状态,并防止肌肉萎缩。3.拔罐原理负压作用温热作用调节作用拔罐疗法4.治疗特点:1)、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易学易用,疗效显著,使用安全2)、罐法多样,取用灵活3)、异病同治,重在调整4)、缓解疼痛,功效迅捷拔罐疗法5.拔罐的适应症:拔罐疗法的应用范

4、围十分广泛,在临床上早已从早期的疮疡发展到用来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及五官科等100多种疾病,无论是内科的头痛、腹痛、胆绞痛、风湿痛等,还是外科的急性腰扭伤、慢性软组织损伤等,都可以用拔罐疗法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一般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伤、扭伤、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中风偏瘫等。拔罐疗法6.拔罐的禁忌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发生,或者延误患者的治疗,以下病症应当禁用或慎用拔罐疗法:(1)高热、抽搐和痉挛发作者不宜拔罐;对于癫痫患者则应在

5、间隙期使用。(2)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慎用,更不宜刺络拔罐,以免引起大出血。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等。(3)有严重肺气肿的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负压吸拔。(4)心力衰竭或体质虚弱者,不官用拔罐治疗。(5)骨折病人在未完全愈合前不可拔罐,以避免影响骨折对位及愈合;急性关节扭伤者,如韧带已发生断裂,不可拔罐。拔罐疗法6.拔罐的禁忌症:(6)皮肤有溃疡、破裂处,不宜拔罐。在疮疡部位脓未成熟的红、肿、热、痛期,不宜在病灶拔罐。面部疖肿禁忌拔罐,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局部原因不明的肿块,亦不可随便拔罐。(7)孕妇的腰骶及腹部和经期不宜拔罐。(8

6、)恶性肿瘤患者、严重水肿患者不宜拔罐。(9)6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过饥,醉酒,过饱,过度疲劳者、不合作者均不宜拔罐。(10)精神紧张,精神失常,精神病发作期,狂躁不安,破伤风,狂犬病等不能配合者不宜拔罐。(11)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部及静脉曲张部、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皮肤丧失弹性者、肌肉瘦削、露骨不平、毛发多之处均不宜拔罐。拔罐疗法7.注意事项:(1)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避免风寒侵袭。(2)操作时避免烧灼罐口,仅防烫伤皮肤。同时注意拿稳火,不要把火掉在患者的身上去了,以免烧伤患者。(3)拔

7、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火罐容易脱落,均不适用。(4)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动作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5)操作时必须动作迅速,准确,注意安全。使用多罐时,罐距不宜太近,以防互相牵拉产生疼痛或脱罐。(6)在应用走罐时,罐口应光滑,不宜吸拔过紧,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7)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上碘酒或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

8、布包敷,以防感染。注意不要把水泡外皮扯掉(严重者到医院专科治疗).拔罐疗法7.注意事项:(8)在应用刺血拔罐时,刺血工具要严密消毒,出血量不宜过多,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9)患者如有晕罐现象,应立即起罐,及时做妥善处理。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若出现头晕、恶心、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