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3古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3古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

ID:37054059

大小:191.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5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3古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3古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3古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3古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3古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3古诗两首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 古诗两首第课时 1.学会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感受诗的意境,习得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枫桥夜泊》。 2.能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情感,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 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的意境。 【难点】 能把想象的画面说出来或用笔写出来。 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师: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这首诗就是《枫桥夜泊》。(师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2、“泊”是停船靠岸的意思。“枫桥夜泊”就是夜晚把船停靠在枫桥岸边。引导学生理解“枫桥夜泊”实际顺序是“夜泊枫桥”,诗人为了押韵而颠倒词语的顺序。)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张继。(出示张继的图片)张继的诗作并不多,然而他却能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一样名垂千古,由此可见《枫桥夜泊》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师简介张继) [设计意图] 以谈话的形式,直奔本节课教学主题。 上节课我们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学习了《山行》。谁来说说是如何读诗歌想画面的?(课件出示“读懂诗意——感悟诗情——想象画面——诵读古诗”。指名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来学习《枫桥夜泊》。 一、

3、读懂诗意,读出韵味。 1.出示课件,指名读古诗。(指名两到三名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古诗,师生共评) 2.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跃跃欲试,能让老师读一下吗?(师范读全诗) 3.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想跟老师读得一样吗? 师:我们在读诗的时候,一定要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所以我们可以像老师一样来读,里面有停顿。我们也还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来读。 生: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 生: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 师:同学们,请大家在书上为每个字标上调号,然后根据老师的提示,并模仿老师的读法来练读这首诗。 4.学生练读。 5.指名读。(出示带节奏的诗句) 

4、师:刚才,我们这样读只是把诗的平仄读出来了,其实要想真正地读好这首诗,还必须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先来看诗的题目,只有四个字,看看这四个字写了几样东西。 生:枫树。 生:桥。 生:江船。 生:人。 师:同学们真厉害!居然从四个字中就读懂了这么多内容,诗句共有28个字,你们一定能从里面读出更多的东西!请同学们细细地品读这28个字,你能把哪些地方读懂,还有哪里不懂?如果有读不懂的地方你可以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6.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7.共同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生: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相伴,是江枫、渔火在与诗人陪伴。 生:这一“对”,“对”出一个字

5、,愁。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理解和老师的指导读好这首诗吗? (指名读,齐读。重点指导读好“月落”“霜满天”“对愁眠”“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想象画面,深情诵读 师:古诗和画都是紧密联系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边读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吗? 生:我们先从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开始想象,你想到什么了? 生:第二句,诗人想要睡觉时的情景。 生: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想到了什么? 师:听了同学们的描述,老师的眼前真的浮现了一幅画:深秋的夜晚,月亮西沉,寒霜满天。诗人张继孤身在外,只有小船、渔火相伴,愁思满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姑苏城外的寒山寺

6、传来的钟声,沉重而悠远,使诗人张继感到非常惆怅。 师:在这幅画里,哪些景物是诗人看到的? 生:霜天。 生:江枫。 生:渔火。 生:桥。 生:客船。 师:看到秋霜,你的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感觉? 生:凄凉。 生:孤单。 生:忧愁。 师:对!诗人也有这样的感受,他一样孤单,一样忧愁。让我们一起读这首诗,读出诗人的那份凄凉。(出示诗句,学生齐读) 师:眼睛看到的景物让诗人感到凄凉、孤单,然而此时诗人又听到了让他感到忧愁的声音。他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乌啼。 生:钟声。 师:你们喜欢听乌鸦啼叫吗?为什么? 生:(不喜欢。)张继也不喜欢听,因为这会让他感觉孤单、凄凉。 

7、师:你知道诗人真正忧愁的原因吗? 师:我来讲述张继落榜的小故事。张继和好友一起进京赶考,结果同窗好友一个个榜上有名,张继却名落孙山。落榜后,张继非常失望,他一个人独自来到苏州,想借苏州的美景,排解心中的烦闷,可看着眼前的美景,他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的落寞,不但没有解去心中的烦闷,反而新增了许多忧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在诗中哪一个字集中表达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生:愁。 师:是的,他整夜无眠,满腹愁绪。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在他的眼中也格外凄清。朗读诗句,体会诗人内心的愁绪。 1.创设情境,有感情地诵读。 (1)默读全诗,作者在描写秋夜景物

8、时,哪些字表达了他满腹的愁绪?(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