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教学设计及反思

矛与盾教学设计及反思

ID:37061178

大小:3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6

矛与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矛与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矛与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矛与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矛与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矛与盾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矛与盾(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曲江池小学王娟矛与盾教材分析:《矛与盾》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同时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因为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落下被世人笑话的悲剧,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感悟,突现文本的扎实解读;力求在真实的质疑探究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乐于创新等能力;力求在朴实的教学流程中,灵活体现“情境探疑”教学模式的主旨,最终较好地落实语文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言词义、句义,能讲述寓言故事。2.引导学生读悟结合,指导自主、合作学习,引领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与发现,注重个性化阅读,理解故事内容,进而理解寓言告诉人们的深刻道理。3.引导学生体会寓意,懂得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2.理解寓言故事,熟读成诵,明白道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设疑立标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指名回答。(掩耳盗铃、揠苗助长、滥竽充数等。)2.

3、寓言是怎样的一类文章?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师补充:(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形式。常运用比喻、象征、夸张和拟人化的手法,把原来不易为人理解与接受的道理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故事当中,使得故事既通俗易懂,又道理深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是艺术创造的结晶,在世界寓言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篇幅短小,艺术风格多样,大多突出讽刺作用,具有说明道理和劝诫的寓意)。3.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寓言故事,看看讲的是什么有趣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深刻道理。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矛与盾》。(板书课题)4.

4、了解作者及出处。5.读了课题,同学们有哪些疑问?学生质疑。6.归纳、梳理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出示三个重点问题)(1)什么是“矛”? 什么是“盾”?它们有什么作用?(2)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3)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篇课文。【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整体回顾,并明确本节课的探究重点,快速进入自探环节。】 二、自主探究,合作解疑(一)复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明确要求1.请同学们回忆以往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名说,归纳补充:(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停顿和断句;借助译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5、,了解课文大意;细读品味,悟情明理,熟读成诵)。2.这节课,我们仍然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矛与盾》。(二)检查预习,读通读顺1.师范读课文。2.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则寓言,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3.小黑板出示生字词:鬻   誉   陷 弗能  指名认读,齐读。4.师:生字会读了,谁愿意读读这篇课文?5.指名读文,男女生分读,齐读。(三)小组合作,理解句义1.师:课文我们已经读通顺了,每句话的意思同学们理解了没有?接下来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句意,了解寓言故事的大概内容,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2.师: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吗?提

6、出来,大家帮助解决。指名提问题,其他同学帮助解答。3.师出示重点词语解释。4.知道了词语的意思,句子的意思还有不理解的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5.老师要考考大家:师说句子,指名说句意。6.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的大概内容?(四)研读课文,理解故事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2.楚人是怎么卖自己的矛和盾的?结果如何?3.楚人是怎样夸自己的盾的?谁试着夸一夸?指名夸,评价,强调读出夸耀、吹嘘的语气。集体夸。4.他又是如何夸自己的矛的呢?指名夸,评价,强调读出夸耀、吹嘘的语气。集体夸。5.那个楚国人多想把自己的矛和盾

7、卖出去呀!他神气十足,充满自信,先夸盾再夸矛。大家仔细体会一下,楚人夸矛和夸盾时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呢?6.师:用双重否定句来强调矛的锋利,加重了夸的语气,吸引别人来买他的矛。此人真可谓用心良苦啊!可是,结果怎样呢?他的盾和矛卖出去了吗?7.指名读第三句。用自己的话说说结果。8.那个问楚人话的人有何用意?(听出了他话里的破绽。)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他的问话?(明知故问、嘲笑的语气)9.指名问楚人,注意语气。大家齐声问楚人。10.楚人有何反应?(弗能应也。)11.师:从图中可以看出,楚人不但没有卖出去矛和盾,还被问得哑口无言,遭到别人的笑

8、话,多尴尬呀!1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13.全班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14.背诵课文。(五)创设情境,表演故事1谁能向我们再现当时楚人誉盾又誉矛的情景,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语言来表演这个寓言故事呢?2.出示要求:(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