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例题》PPT课件

《机械设计例题》PPT课件

ID:37063980

大小:238.6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5-10

《机械设计例题》PPT课件_第1页
《机械设计例题》PPT课件_第2页
《机械设计例题》PPT课件_第3页
《机械设计例题》PPT课件_第4页
《机械设计例题》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例题》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机械设计例题例:某转动心轴,其危险剖面上的平均应力为σm=20MPa,应力幅σa=30MPa,试求最大应力σmax、最小应力σmin和循环特性r。解:最大应力为σmax=σm+σa=20+30=50MPa最小应力为σmin=σm-σa=20-30=-10MPa循环特性为该变应力为非对称循环变应力。例:某静止构件受弯曲应力σb=150MPa,扭转剪应力τr=50MPa;材料为35钢(σB=540MPa,σs=320MPa)。试分别用第一、三、四强度理论求计算应力σca,并校核静强度是否安全?用哪个强度理论较为合理?解:(1)求材料的许

2、用拉应力由于σs/σB=320/540=0.593,按表用内插法得许用拉应力MPa(2)按第一、三、四强度理论求计算应力σca按第一强度理论得MPa按第三强度理论得MPa按第四理论强度得MPa(3)结论由于许用拉应力[σ]=212MPa均大于按第一、三、四强度理论所求得的计算应力σca,所以该构件强度足够,较为安全。但由于35钢塑性较好,故用三、四强度理论较合理。例:如图所示,某轴受弯矩M作用。已知: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其抗拉强度极限σB=600MPa;D=60mm;d=55mm;r=1.5mm;表面精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Ra=1

3、.6μm);调质处理。求过渡圆角处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kσ、绝对尺寸系数εσ和表面状态系数β。解:(1)有效应力集中糸数kσ为求(D-d)/r=3.33及r/d=0.0273参数下的kσ值,须先从表中查出(D-d)/r=2以及r/d=0.02和0.03下的kσ值,然后通过插值计算才可求得所要求的kσ值。计算步骤如下:查表,在(D-d)/r=2和σB=600MPa条件下,r/d=0.02时,kσ=1.47,r/d=0.03时,kσ=1.67;通过内插法可求得(D-d)/r=2,r/d=0.0273时的应力集中系数为:再查表,在(D-d)

4、/r=4和σB=600MPa条件下,r/d=0.02时,kσ=1.86,r/d=0.03时,kσ=1.88;通过内插法可求得(D-d)/r=4,r/d=0.0273时的应力集中系数为:最后再通过内插法计算即可求得(D-d)/r=3.33和r/d=0.0273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为:(2)绝对尺寸糸数εσ查表,当d=55mm,材料为碳素结构钢时,εσ=0.81。(3)表面状态系数β查表,当材料的σB=600MPa及表面精车削加工(Ra=1.6μm)田寸,β=0.95。在疲劳强度计算中,应根据具体晴况选取β值。例:一优质碳素结构钢零件,

5、其σB=560MPa,σs=280MPa,σ-1=250MPa。承受工作变应力σmax=155MPa,σmin=30MPa。零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kσ=1.65,绝对尺寸系数εσ=0.81,表面状态系数β=0.95(精车)。如取许用安全系数[S]=1.5。校核此零件的强度是否足够。解(1)计算应力幅和平均应力应力幅MPa平均应力MPa(2)计算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椐表查得等效系数ψσ=0.30(拉压应力,车削表面),计算安全系数为:(3)计算静强度安全系数: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该零件的疲劳强度和静强度安全系数均大于许用安全糸数[S]=1

6、.5,故零件强度足够。例:一转轴受规律性非稳定非对称循环变应力作用,其各级变应力的σa和σm初的名义值见下表的第二、第三列。各级变应力的循环次数见第四列。材料力45钢调质,σ-1=250MPa,m=9,N0=107。kσ=1.76,εσ=0.78,表面状态糸数β=0.95,ψσ=0.34。许用安全糸数[S]=1.5。求该轴的计算安全糸数Sσ。应力级序号应力幅σa平均应力σm循环次数ni123120110902020203×1047×1044×106解:(1)计算各级变应力的当量应力σiσi的计算结果见下表的第五列。应力级序号应力幅σ

7、a平均应力σm循环次数ni当量应力σi123120110902020203×1047×1044×106292268220.6(2)求当量应力循环次数Nv因σ3小干材料的σ-1,故对零件不会造成疲劳损伤,在求Nv时不计入。(3)求寿命糸数KN(4)求计算安全糸数S结论:该转轴疲劳强度足够安全。例:如图a所示的铸铁(HT150)支架,用一组螺栓固定在钢制底座上,支架轴孔中心受一斜力P=10000N,P力与水平面的夹角α=30°,轴孔中心高度h=250mm,底板尺寸l1=200mm,l2=400mm,l3=150mm,螺栓孔中心距l=32

8、0mm。试求螺栓所受的最大轴向总载荷,并校核螺栓组联接接合面的工作能力。解(1)螺栓受力分析①将斜力P分解为水平分力Px和垂直分力Pz;再将水平分力Px简化到接合面上,得翻转力矩M和作用在接合面上的横向力Px。支架螺栓组共受以下诸力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