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阳性肝癌组织中心体冗余的潜在机制及肝癌患者血清Cripto-1水平研究

HBV阳性肝癌组织中心体冗余的潜在机制及肝癌患者血清Cripto-1水平研究

ID:37064548

大小:1.61 MB

页数:104页

时间:2019-05-16

HBV阳性肝癌组织中心体冗余的潜在机制及肝癌患者血清Cripto-1水平研究_第1页
HBV阳性肝癌组织中心体冗余的潜在机制及肝癌患者血清Cripto-1水平研究_第2页
HBV阳性肝癌组织中心体冗余的潜在机制及肝癌患者血清Cripto-1水平研究_第3页
HBV阳性肝癌组织中心体冗余的潜在机制及肝癌患者血清Cripto-1水平研究_第4页
HBV阳性肝癌组织中心体冗余的潜在机制及肝癌患者血清Cripto-1水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HBV阳性肝癌组织中心体冗余的潜在机制及肝癌患者血清Cripto-1水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R512.6单位代码:10183研究生学号:2015731027密级:公开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HBV阳性肝癌组织中心体冗余的潜在机制及肝癌患者血清Cripto-1水平的研究ThepotentialmechanismofcentrosomeredundancyinHBVpositiveHCCtissuesandthelevelofserumCripto-1inHCCpatients作者姓名:张潆玉专业:内科学研究方向:乙肝相关性肝癌的诊断及基础研究指导教师:牛俊奇教授培养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

2、8年6月HBV阳性肝癌组织中心体冗余的潜在机制及肝癌患者血清Cripto-1水平研究ThepotentialmechanismofcentrosomeredundancyinHBVpositiveHCCtissuesandthelevelofserumCripto-1inHCCpatients作者姓名:张潆玉专业名称:内科学研究方向:乙肝相关性肝癌的诊断及基础研究指导教师:牛俊奇教授学位类别:医学博士培养单位:白求恩第一医院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6月2日授予学位日期:年月日答辩委员会组成:姓名职称工作单

3、位主席:高普均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委员:刘镇宁教授吉林大学李娟教授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玉新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郝东云教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高素君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姜晶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本论文作者的书面授权,依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书面版本、电子版本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对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权的商业性使用(但纯学术性使用不在此限)。否则,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

4、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5、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论文级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内科学论文题目:HBV阳性肝癌组织中心体冗余的潜在机制及肝癌患者血清Cripto-1水平的研究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作者联系地址(邮编):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邮编130021)作者联系电话:18744017013前言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肝脏的原发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高不下。全世界每年有超过5000

6、万人被诊断为肝癌,且全球肝癌的发病率仍以每年3-9%的速度增长。肝癌多起病隐匿,且多在有慢性肝脏疾病的基础下发生。大部分患者经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后进展为肝硬化后发展为肝癌。还有部分情况如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和血色沉着病等也会导致肝癌的发生。我国主要是HBV或HCV感染后发展为肝癌,所以HBV或HCV感染的患者需要根据病情定期进行检查。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且不具有特异性,这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了

7、困难。目前肝癌诊断仍依靠如彩超、CT、核磁等影像学和肝脏组织病理学等,但早期肝癌的诊断仍较困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这是导致肝癌治愈率低下和预后不良的关键原因。现阶段影响我国肝癌早期诊断的因素包括:高危人群缺乏主动就诊或定期复查的意识,肝脏良性占位及甲胎蛋白阴性条件下与HCC难以有效鉴别,血清学标志物较少且特异性不高等。因而急需探索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血清学或组织学标志物,用以肝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对预测、诊断以及评估肝癌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心体扩增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

8、征之一,在多种肿瘤内可发现中心体(centrosome)异常的现象,这一微小的细胞器在维持细胞遗传物质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中心体过度冗余是实体肿瘤的病理学标志,尽管导致其冗余状态的分子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确定,但中心体异常所导致的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einstability,CIN)已被公认为是正常细胞癌变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癌组织中的中心体异常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