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ID:37066325

大小:12.95 MB

页数:117页

时间:2019-05-17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_第1页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_第2页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_第3页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_第4页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P618.13单位代码:10183研究生学号:201361E107密级:公开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StudyonHydrocarbonAccumulationConditionsofUpperCretaceousNenjiangFormationinChang-lingdepression,SouthernSongliaoBasin作者姓名:张大千类别:工程硕士领域(方向):地质工程指导教师:孟庆涛副教授合作导师:缪学军高级工程师培养单位:地球科学学院2018年6月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

2、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StudyonHydrocarbonAccumulationConditionsofUpperCretaceousNenjiangFormationinChang-lingdepression,SouthernSongliaoBasin作者姓名:张大千领域(方向):地质工程指导教师:孟庆涛副教授合作导师:缪学军高级工程师类别:工程硕士答辩日期:2018年06月03日中文摘要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作者姓名:张大千专业名称:地质工程指导教师:孟庆涛副教授合作导师:缪学军高级工程师中文

3、摘要本论文以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凹陷)长岭凹陷为研究区,通过开展上白垩统嫩江组精细的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有效烃源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建立长岭坳陷层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阐明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特征及其空间展布规律,结合地震、测井资料的处理和精细解释,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开展有利区带目的层段和有利储集带的研究,揭示嫩江组油气富集规律和复杂油藏的成藏规律。该研究成果将有利于在嫩江组寻找岩性及低幅构造油气藏,探索和发现新的储量、产能接替区,对长岭地区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利用钻井岩心、录井、测井

4、、地震等资料,采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原则,对研究区嫩江组进行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划分和对比,最终将嫩江组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12个四级层序,与段、砂组对应关系较好。嫩江组地层厚度变化小,呈现东厚西薄、北厚南薄特征,底部发育底超,向西、向南逐步上超。通过对研究区构造反射层进行对比追踪可知,区内主要发育四种类型断裂,明水组末期形成三个北东向断裂带,油源断裂多而集中,能垂向沟通源储。在化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测井拟合,对全区的烃源岩资料进行分析可知,嫩江组整体泥岩发育,其中嫩一、二段烃源岩尤为发育,在腰英台西部及所图地

5、区成熟度相对较高,是有效烃源岩发育区。通过对研究区钻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结合测录井资料解释,分析该地区的沉积体系特征,建立沉积体系模式,明确有利储层的亚相、微相及岩性特征。I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区嫩江组时期主要为北部远源三角洲沉积体系控制,储层主要发育在嫩四段,为三角洲前缘外带-前三角洲沉积,砂体横向分布相对稳定,展布范围较大,但普遍较薄(2-4m)、以粉砂岩为主,总体表现为中-低孔、低-特低渗的特点,物性纵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通过落实油气来源与成藏期次,解剖区内及邻区典型油气藏,研究油气藏特征及纵横向分布、变化规律,明确成

6、藏主控因素,建立不同类型油藏的成藏模式。研究区嫩Ⅰ、Ⅱ段烃源岩为低熟-成熟阶段,油气靠断层向上运移,在距断层较近的高部位聚集成藏;嫩江组主要发育岩性油藏及构造油藏,油气纵向上主要分布在嫩四Ⅵ、嫩四Ⅳ、嫩四Ⅲ砂组,平面上构造油藏零星分布。嫩江组主控因素可概括为:第一、储层对含油性的控制:油层井受沉积相微相控制明显,各砂组油层都分布在砂体尖灭处即相变处。同时,物性对含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物性越差,含油性越低。第二、断裂对含油性的控制:嫩江组泥岩发育,断裂除了沟通油源外,还起到对油气的遮挡作用,可阻挡油气横向运移。因此,在有效烃源区内,有效油源

7、断裂带及有利储层区是有利勘探区带。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嫩江组,成藏条件,成藏规律,有利区带IIAbstractStudyonHydrocarbonAccumulationConditionsofUpperCretaceousNenjiangFormationinChang-lingdepression,SouthernSongliaoBasinAuthor:ZhangDaqianSpeciality:GeologicalEngineeringSupervisor:AssociateProfessorMengQingtaoCo-

8、Advisor:SeniorEngineerMiaoXuejunAbstractThispapertakestheChang-lingDepressioninthesouthofSongli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