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ID:37066780

大小:5.07 MB

页数:161页

时间:2019-05-16

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_第1页
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_第2页
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_第3页
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_第4页
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文摘要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城市群由密集分布的不同等级城市及其腹地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群所在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较为发达并且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巨型中心城市为核心,周围分布着一系列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不同等级的城市,并且各城市之间已经形成区域网络化组织结构。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人口和经济都不断向主要城市群集聚,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已经成为影响其经济国际竞争力核心区。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或者已见雏形的国家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

2、、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推动城市群健康发展,希望通过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更好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提高各种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集约化发展。总体看来,我国主要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深度、空间紧凑度、投入产出效率和资源环境承载力都存在明显差异。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最为发达的三大城市群,也是国家城市群建

3、设的重中之重,其发展目标是建设具有重要世界影响和全球竞争力的城市群。三大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对所在区域具有直接带动作用,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总体走向和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对上述三大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空间结构展开深入研究,对于总结我国城市群发展建设的规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推动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政策措施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论文从城镇体系理论出发,以城镇体系中经典研究范式(等级规模结构、职能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为视角,构建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体系,以三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

4、结构演化进程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地考察了各城市群的历史发展沿革,具体地分析了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同时,论文工作从时间和空间两条主线进行多维度定量分析。时间格局从1995年扩展至2015年,考察20年间城市群I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空间格局的研究以市域为研究层面,扩充了市域的研究概念,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4个级别。在等级规模结构、职能规模结构和城市之间联系程度三个方面均进行了研究层面的扩展,重点突出了大城市与小城市在城镇体系中发挥的不同作用。特别地,将长三角城市群的研究范围扩大至安徽省辖区。本文通

5、过梳理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理论及文献,以圈层结构理论、中心地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及中心-外围理论为研究基础,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与城市扩张发展两条思路出发,对三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变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中国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与核心城市的发展路径形成范式,特别地,对京津冀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提供充分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群发展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是整片论文提纲挈领的部分。第2章为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研究。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城市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对空间结

6、构的概念进行的梳理。第二部分总结归纳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圈层结构理论、中心地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及中心-外围理论等,为后文的主体部分明确理论基础。第3章为中国三大城市群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经济水平演变。本章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三大城市群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界定三大城市群的研究范围;其次,从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水平和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1995-2015年三大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经济水平的演变过程。第4章为中国三大城市群的空间等级规模结构演变研究。本章研究工作从人口与经济两个角度

7、入手,利用城市首位律相关理论与位序-规模回归方法分析城市群的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首先,依据城市群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将各城市群内部进行等级规模的划分;利用人口首位度和位序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三大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其次,利用经济首位度和经济集中度分别分析了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经济规模;最后,对比分析三大城市群的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结构,得到三大城市群空间等级规模结构演变特征。第5章为三大城市群的空间职能规模结构的演变研究。基于前人研究基础,本章工作从城市职能的“三要素”——职能规模、职能强度和专业化部门的差

8、异性方面反映城市的专业化程度,并基于前述的研究,将传统的19个行业归并为11个行业职能,利用区位熵、纳尔逊指数分析了三大城市群的职能结构,划分三大城市群内部的各个城市的基本职能和II非基本职能,并依据纳尔逊指数对各城市进行职能强度和专业化部门确定的实证研究。最后,对比三大城市群各城市的职能规模与职能强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