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古今中国的科技和文艺49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复习古今中国的科技和文艺49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

ID:37075900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高考历史复习古今中国的科技和文艺49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古今中国的科技和文艺49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古今中国的科技和文艺49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古今中国的科技和文艺49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限时规范特训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9古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一、选择题1.[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据《史记》记载:到春秋晚期留存有诗歌3000多篇,后来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诗经》,就剩下了305篇。对孔子“删诗”合理的解释是,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  )A.充满浪漫主义色彩B.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观念C.时间久远脱离现实D.反映了未受教化的民众生活答案 D解析 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是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其之前儒家思想观念尚未形成,故B项错误;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时间并不久远,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

2、识可知,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是民间歌谣,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内容比较庞杂,很多与孔子的核心思想不符,因此要使其成为儒家经典就必须要删改部分内容,故D项正确。2.[2017·浙江十二校联考]李泽厚对某作品曾发出这样的赞美:“你看,那是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像和情感的缤纷世界啊。美人香草,百亩芝兰,……主人翁却是这样一位执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该“主人翁”的原型最有可能是(  )A.屈原B.李白C.柳永D.关汉卿答案 A解析 由材料关键信息“执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

3、”“真理的追求者”可知主人翁“忧国忧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故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李白是豪放派诗人,排除B项;柳永是豪放派词人,排除C项;关汉卿是元代戏剧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3.[2017·湖南六校联考]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盛誉元杂剧:“元剧自文章上言之,犹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又以其自然故,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王国维积极

4、肯定元杂剧的主要依据是(  )A.元杂剧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B.真实记载了元朝政治黑暗的历史C.深刻体现了元朝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主张D.元剧是元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可知,元杂剧反映了当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元朝政治黑暗的内容,故B项错误;元杂剧所反映的是元代社会现状,而基本没有涉及政治观点,故C项错误;杂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但本题强调因为记录社会现象而体现的历史价值,故D项错误。4.[2017·武汉调研]明清时期

5、,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这折射出(  )A.商品经济的繁荣B.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C.市民阶层的扩大D.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答案 B解析 小说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材料侧重的是小说的内容,故A项错误;小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清官循吏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折射出当时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对现实社会中贪官污吏的不满,故B项正确;小说的出现是市民阶层需求的反映,但材料侧重的是小说的内容,故C项错误;官民价值观念不会趋同,故D项错误。5.[2017

6、·黑龙江大庆一模]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答案 C解析 材料“‘狂草’……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体现了草书和楷书在唐代同等重要的地位,而非否定楷书的规范,故A项错误;唐书完全满足时人的审美需求说法太绝对化,且材料未提及时人的审美标准,故B项错误;材

7、料“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及其流行体现出“尚法”的审美追求,“‘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及其流行体现出“尚情”的唐人审美追求,故C项正确;材料中唐代流行的书法与三教的发展状况无关,故D项错误。6.[2017·江苏期中]“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曰:何以为似?何以为真?叟曰: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这说明中国画(  )A.忽视形象的真实描写B.注重素材的外在形似C.强调造型的抽象多样D.追求事物的形神兼备答案 D解析

8、 从“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可知,中国画不仅重视物体的形似,也注重物体的神韵,故D项正确。7.[2017·山东威海模拟]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逐渐吸收了汉戏、昆曲、秦腔等剧种的优点和特长,发展为今天的京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