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时冲关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时冲关新人教版

ID:37076140

大小:593.8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7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时冲关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时冲关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部分第十二章第1讲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018·福州模拟)纳马夸兰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下图示意纳马夸兰地区位置及其雨季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百帕)。据此完成1~2题。1.纳马夸兰南部地区雨季时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C.偏北风D.偏西风2.多肉植物叶小、肉厚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昼夜温差大B.干旱的气候C.径流量丰富D.多雾的环境解析:1.D 2.B [第1题,注意该区域位于30°S以南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

2、,雨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另外图示气压值也能反映该地西侧气压较高。第2题,“叶小”是为了适应降水少而减少蒸腾,“肉厚”则储存有机质多,说明光照强,反映了当地干旱的气候特征。](导学号66636126)(2018·宁波质检)下图为“世界某两地区区域图”。读图完成3~4题。3.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子有(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山地地形 ④沿岸暖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3、B.土壤C.地形D.降水解析:3.B 4.A [第3题,结合图示知甲地为日本的本州岛,乙地为海南岛,两地冬季降水较多,都是由于冬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岛屿上山脉的抬升作用,易形成地形雨,影响因子属于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第4题,甲地位于暖温带,热量相对乙地较少,仅能满足水稻一年一熟的需求,乙地位于热带,热量丰富,水稻可以一年三熟,所以造成两地耕作制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2018·山东滨州一模)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完成5~7题。5.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

4、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环境、科技     B.科技、市场C.市场、环境D.成本、人才6.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  )A.农业产值在减少,工业产值在增加B.农业部门在减少,工业部门在增加C.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D.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7.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未来最可能的是(  )A.农业经济消失B.影响演进的因素趋于复杂C.整个社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D.对产业转移影响变小解析:5.A 6.D 7.B [第5题,石油农业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为了减轻石油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发

5、展资源消耗少、废弃物排放少的生态农业。而由生态农业到高科技集约农业,必然要以科技为先导。故A正确。第6题,图示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以科技提升为前提和基础的;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必然越来越高,故D正确。第7题,图示农业经济时代,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要素;而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除了自然要素外,各种科技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可看出,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经济部门越来越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则影响演进的因素也必然趋于复杂。]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

6、业布局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①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②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 ③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 ④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9.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的变化与原因正确的是(  )①规模:先增大后缩小 ②规模:先缩小后增大 ③原因: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 ④原因: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A.①③B

7、.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8.B 9.C [第8题,A地由早期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到中期变成了蔬菜、瓜果、花卉基地,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对蔬菜、瓜果、花卉等农副产品的需求增加;A地现在变为了市区,说明该地区城市规模正在扩大。第9题,结合图例很容易看出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的规模为先增大后缩小;从早期到中期,该城市传统工业规模扩大,与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有关,布局也从市中心迁往城市东北郊区,与地价和环境因素有关;从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区规模在缩小,出现了高新技术区,这与该城市产业升级有关。]下图为冬季海岸(或

8、湖区)周围“雪带”和“美国本土铁路网与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上图显示,冬季甲、乙两国“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均分布在湖、海的东岸并偏南,其共同的原因是(  )A.海洋性气候特征,水汽含量高B.极地冷空气南下,降温幅度大C.西北风经过海(湖)面增温、增湿D.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11.结合乙国自然条件和资源开发现状,在铁路运输网中,南北向压力相对较小的正确原因是(  )A.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粮食经大西洋出口B.密西西比河为南北流向,水运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