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击黑恶势力的调研报告【篇六】

关于打击黑恶势力的调研报告【篇六】

ID:37077076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6

关于打击黑恶势力的调研报告【篇六】_第1页
关于打击黑恶势力的调研报告【篇六】_第2页
关于打击黑恶势力的调研报告【篇六】_第3页
关于打击黑恶势力的调研报告【篇六】_第4页
关于打击黑恶势力的调研报告【篇六】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打击黑恶势力的调研报告【篇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打击黑恶势力的调研报告【篇六】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随后各省、市委相继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部署,一场浩浩荡荡的扫黑除恶斗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全国各地有序开展。各级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现对武穴市人民检察院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办理情况进行调研,具体情况如下:一、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自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武穴市人民检察院共受理7件43人黑恶势力案件,已提起公诉的有6

2、件34人,另外1件正在办理中。涉案的43人中,有7人是未成年人犯罪;这些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涉及人数较多,犯罪行为具有明显的暴力型,主要涉及寻衅滋事、故意伤害、聚众斗殴等严重暴力犯罪,部分涉及开设赌场、妨害公务、组织卖淫罪。有的黑恶势力团伙为了获取非法经济利益,设赌抽头渔利,甚至在民警查获时使用暴力妨害公务或者为了非法获利通过非法拘禁控制妇女,组织卖淫;有的蔑视社会管理秩序,逞凶斗狠,使用暴力随意殴打他人。二、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重要意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事关国家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打击黑恶势

3、力犯罪,净化社会环境,更是检察机关职责所在。在受理审查起诉的各类刑事案件中,虽然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总量并不大,人数也不多,但其社会危害性特别大,凡有黑恶势力存在的地方,往往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被破坏,群众没有安全感。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黑恶势力“保护伞”、“关系网”。少数执法人员、政府官员纵黑、包黑、或与黑恶势力相勾结,既增加了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难度,又使得基层政权被黑恶势力渗透,严重危害基层政权,威胁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三、如何准确认定黑恶势力在办理具体案件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黑恶势力犯罪的认定存在一

4、定的争议和困难,我们要严格按照《立法解释》及《刑法》的相关规定来辨别黑恶势力犯罪和普通刑事犯罪,既不放过任何一起黑恶势力犯罪,又不能为了追求扫黑除恶成果,将一般刑事犯罪认定为黑恶势力犯罪,真正做到罪刑法定,罚当其罪,不枉不纵。(一)依法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应当同时具备《立法解释》及《刑法》规定的“四个特征”,即“组织特征”(人数众多,分工明确,骨干成员较为固定)、“经济特征”(有经济实力支撑,且大都是通过采取违法犯罪手段获取)、“行为特征”(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和“危害性特

5、征”(在一定区域或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对当地的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破坏)。由于在实践中许多黑社会性质组织并非这“四个特征”都很明显,所以在具体认定时,需要根据立法本意,认真辨别黑社会性质组织“四个特征”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准确评价涉案犯罪组织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做到不枉不纵。当前黑恶势力犯罪趋向隐蔽化,一些黑社会性质组织为了逃避打击黑恶势力的高压态势,行为特征往往更加隐蔽。实施犯罪时除了使用暴力性、胁迫性较明显的手段外,有时也会采取一些“其他手段”。比如暴力、威胁色彩虽不明显,但实际是以组织的势力、影响和

6、犯罪能力为依托,以暴力、威胁的现实可能性为基础,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影响正常生产、工作、生活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所谓的“谈判”“协商”“调解”以及滋扰、哄闹、聚众扰乱等手段。(二)依法准确认定恶势力犯罪。“恶势力”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萌芽状态,极有可能发展成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同时,“恶势力”团伙和犯罪集团向黑社会性质组织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明显的性质转变的节点。因此,及时严惩“恶势力”团伙犯罪,是将黑社会性质组织扼杀在萌芽阶段的有效

7、途径。《立法解释》规定:(1)“恶势力”是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组织。恶势力一般为三人以上,纠集者、骨干成员相对固定,违法犯罪活动主要为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欺行霸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抢劫、抢夺或者黄赌毒等。(2)“恶势力犯罪集团”是符合犯罪集团法定条件的恶势力犯罪组织,其特征表现为:有三名以上的组织成员,有明显的首要

8、分子,重要成员较为固定,组织成员经常纠集在一起,共同故意实施恶势力惯常实施的犯罪活动或者其他犯罪活动。四、关于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一些思考(一)广泛宣传,提升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意识当前中央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极其重视,下了狠心和功夫进行部署,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专项斗争,但是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具体的工作单位,这种意识逐级减弱,很多工作人员和一些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并未充分了解。作为检察机关应当充分认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