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二专题4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二专题4

ID:37095054

大小:32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7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二专题4_第1页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二专题4_第2页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二专题4_第3页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二专题4_第4页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二专题4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二专题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模拟冲刺试题必修二专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0分)1.(2012年3月滨州模拟)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2.(2012年3月汕头市质检16题)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A.清末符号: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

2、、军阀B.民国符号: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黑色礼帽C.文革符号:大字报、绿军装、洋布、红色、语录、买办D.80年代符号:自行车、QQ、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3.(2012年3月漳州市质检14题)下图是清末国人使用的座钟盘面照片。它不能体现的是A.洋为中用B.中西合璧C.继承传统D.抵制西化4.(2012年3月淮北市一模题)徐风笑为安徽省濉溪县人,生于1899年。从北伐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其足迹遍及安徽、上海、湖北、北京等地。根据他近90年的人生经历判断,下列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在安庆教堂参加一次新式婚

3、礼B.在上海租界坐有轨电车上下班C.在武汉手持粮票排队购买粮食D.在北京医院给老友发电子邮件5.(2012年3月肇庆模拟)1903年4月17日《大公报》注:“他们(当时的上海居民)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所以学外国人惟恐不像。”材料表明当时上海居民A.生活方式和日常消费西方化B.注重传统习俗与西方习俗的融合C.盲目崇洋和讲求虚荣D.从不接受西方的习俗6.(2012年3月威海市一模)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

4、:“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材料中“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的原因是A.中西文化开始交流B.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C.辛亥革命的影响D.政府政策的引导7.(2012年3月蚌埠市二模)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词宣称:“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从广告词中能够获得的信息是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③轮船招商局资金雄厚④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

5、航运的局面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2012年3月梅州质检)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①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②北魏时期魏孝文帝“更姓易服”;③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④民国时期“中山装”的流行之风。这些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的趋向及特点,下列表述最为恰当的是A.服饰变化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薄B.服饰变化受时代、观念和文化交流的影响C.服饰变化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9.(2012年3月衡阳市联考)“神马都是浮云”“ho

6、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10.(2012年3月洛阳市二模)据1922—1923年进行的包括社会各阶层的一项全面调查,已婚者中自订婚姻的占5%,已订未婚者中自订婚姻的已跃升至15%。在同一时期对中国知识女性进行的婚姻状况“调查中,已婚者中自订婚姻者占35%,已订

7、未婚者中自订的比例占50%,而未订婚者中愿意自主的比例已上升至62.5%。该材料表明A.包办婚姻在当时已不是主流B.民国时期妇女社会地位有所上升C.知识女性是自由婚姻的主体D.西方婚姻观念在全社会占据上风11.(2012年3月滁州市质检)右图是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下列表述符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的是①川汉铁路的修筑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②中国经济近代化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③保路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④川汉铁路的修筑对改变西南地区的交通状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8、D.②④12.(2012年3月邯郸市一模)“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反映的是时期所送的嫁妆20世纪80年代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机20世纪90年代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俱、影碟机、彩电、冰箱、摩托车A.传统婚俗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B.妇女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C.重男轻女的观念有了一定的改变D.中国社会现代化程度提高13.(2012年3月怀化市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