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

ID:37102794

大小:3.27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5-10

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_第1页
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_第2页
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_第3页
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_第4页
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着力改善民生 加快社会建设彭敬湘副校长教授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一、关注民生的主要依据1关注民生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政治立场的根本体现++土地革命2关注民生连着民心连着国运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群众利益无小事3关注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好涉及民生的利益平衡、利益兼顾、利益保障的问题。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一、关注民生的主要

2、依据4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中最紧要、最现实最根本的任务(1)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2)反映民生的几个具体指标不容乐观(3)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晒工资”(4)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事事关系百姓温暖,件件连着党心民心二、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一)社会建设的性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二)社会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总体要求指导方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

3、局。(二)社会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总体要求总体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三)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四)社会建设的主要内涵: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发展社会事业:一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

4、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协调)二是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十七大把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经济社会不平衡摆在问题的第二位。年度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粮食总产量8630亿斤增长776亿斤增长202亿斤增长290亿斤增长100亿斤总产量1.057万亿斤增收300元314元319元332元400元以上476元上海贵州穷山贵州穷地方三是着力解决就业、教育问题、卫生文化问题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农民更有盼头、孩子上学不愁、 扶贫多

5、份温暖、生态奔向绿洲、 看病负担减轻、饭碗更多保障、 安全再筑防线、住房扩大廉租。四是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1-3类的水占29.5%4类水质占17.7%,5类和劣5类占52.8%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我国人均水资源占世界的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有26个国家、2.32亿人口缺水有4亿人口用水的速度超过水资源更新的速度有1/5的人口得不到卫生的淡水有80多个国家供应清洁水有困难专

6、家预测:19世纪全世界抢的媒,20世纪全世界抢的是石油,21世纪抢的将是水。磷矿资源十七大提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并强调这一国策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扩大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群众文化、人口、计划生育、公用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秋菊打官司(五)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1)优先发展教育——教育是民生之基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二是优化教育结构三是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四是坚持教育的公益事业五是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快普及高

7、中阶段教育。(2)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一是要发挥政府和个人两个积极性政府要把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就业岗位的增加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指标。个人要自主创业二是不能因人设岗,走人浮于事的老路。(3)改革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收入是民生之源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3)改革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收入是民生之源其一:提高居民收入的分配比重,是确立新型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

8、处理国民收入分配矛盾的新的基本原则。其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对扩大内需,对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其三: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分配制度改革中是一个极具深远意义的方针。(4)建立社会保障,保障基本生活—社保是民生之盾(5)建立基本医疗,增强全民健康—就医是民生之急(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石首群体事件第一、  建立健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