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4温度和温标导学案新人教版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4温度和温标导学案新人教版

ID:37102964

大小:37.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7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4温度和温标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4温度和温标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4温度和温标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4温度和温标导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节 温度和温标1.由大量分子组成的____________叫热力学系统,描述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参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外界影响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系统处于平衡态.2.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热力学系统的参量____________时,这两个系统就达到____________;当两个系统在接触时,若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______________;一

2、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________.3.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它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符号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简称开,符号为K.摄氏温度t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是:T=t+________K.4.甲、乙两物体接触时,甲向乙传递热量的原因是(  )A.甲的质量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大C.甲的热量比乙大D.甲的温度比乙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热量B.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

3、平衡C.温度是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唯一物理量D.热平衡定律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6.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已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则测出来的体温是(  )A.36.6℃B.39.6℃C.3℃D.76.2℃【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 平衡态1.描述系统的各状态参量中温度不断发生变化,就说系统处于非平衡态,对吗?2.下列状态中处于热平衡态的是(  )A.将一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B.冰水混合物处于0℃环境中C.突然被压缩的气体D.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

4、体知识点二 热平衡3.有关热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两个系统在某时刻处于热平衡状态,则这两个系统永远处于热平衡状态B.热平衡定律只能研究三个系统的问题C.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接触而不发生状态参量的变化,这两个系统又不受外界影响,那么这两个系统一定处于热平衡状态D.两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温度可以有微小差别4.关于热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系统甲与系统乙达到热平衡就是它们的温度达到相同的数值B.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物与0℃的水未达到热平衡C.量体温时温度计需和身体接触十分钟左右是为了让温度计跟身体达到热平衡D.冷热程度相同的两

5、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知识点三 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5.关于热力学温标的正确说法是(  )A.热力学温标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温标B.热力学温标的零度为-273.15℃,叫绝对零度C.气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其体积为零D.在绝对零度附近气体已液化,所以它的压强不会为零6.关于热力学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3℃=240KB.温度变化1℃,也就是温度变化1KC.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D.温度由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了273K+t【方法技巧练】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关系的判定方法7.关于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以下说法不正

6、确的是(  )A.热力学温度的单位“K”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温度升高了1℃就是升高了273.15KC.1℃就是273.15KD.0℃的摄氏温度可用热力学温度粗略地表示为273K8.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K与摄氏温标中每1℃大小相等B.热力学温度升高1K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C.热力学温度升高1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D.某物体摄氏温度为10℃,即热力学温度为10K课前预习练1.研究对象 体积 压强 温度 系统内各状态参量稳定2.不再变化 热平衡 状态参量不发生变化 处于热平衡 温度3.热力

7、学温度 T 开尔文 273.154.D5.BCD 6.B课堂探究练1.正确2.AB3.C 4.ACD 5.ABD6.AB 7.BC 8.A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