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无线充电方案

智能无线充电方案

ID:37107395

大小:1.01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17

智能无线充电方案_第1页
智能无线充电方案_第2页
智能无线充电方案_第3页
智能无线充电方案_第4页
智能无线充电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能无线充电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资料目录第一章、无线充电行业概述21.1.内容概述21.2.行业发展背景21.3.行业现状21.4.QI标准及产业联盟31.5.无线充电器标准31.6.无线充电在国内外发展现状41.6.1.国外发展及现状41.6.2.国内发展及现状51.7.无线充电器市场现状5第二章、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研究62.1.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历史62.2.无线充电技术分类72.1.1.电磁感应式72.1.2.磁场共振72.1.3.无线电波式72.3.无线充电工作原理82.4.无线充电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82.5.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领域82.6.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前景9第三章

2、、无线充电产业规模及市场容量12word完美格式专业资料3.1.市场需求分析调研123.2.无线充电市场发展规模133.3.无线充电市场趋势13第四章、公共智能手机无线充电分析154.1.公共智能手机无线充电发展背景154.2.市场分析概略154.3.行业案例新闻174.4.传统有线充电184.5.智能无线充电18word完美格式专业资料第一章、无线充电行业概述1.1.内容概述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

3、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1.2.行业发展背景现今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如手机,MP3和笔记本电脑等进行充电的方式主要是一端连接交流电源,另一端连接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电池的有线电能传输。这种方式有很多不利的地方,首先频繁的插拔很容易损坏主板接口,另外不小心也可能带来触电的危险。因此,非接触式感应充电器在上个世纪末期诞生,凭借其携带方便、成本低、无需布线等优势迅速受到各界关注。目前无线充电的技术已经开始在手机中运用。由于无

4、线传输的距离越远,设备的耗能就越高。要实现远距离大功率的无线电磁转换,设备的耗能较高。所以,实现无线充电的高效率能量传输,是无线充电器普及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统一的标准,使不同型号的无线充电器与不同的电子产品之间能匹配,从而实现无线充电。1.3.行业现状  我们的生活几乎每天都会有这样一幕幕的场景:拉出一根数据线,连接手机和插座为手机、数码相机、MP3 播放器等充电,完美音质的音响、超清晰超大屏幕的液晶屏电视背后依靠一根长长的电源线,面对如此多的“电源线”,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这些线全部消失,被一种看不见的传输工具所替代?那样我们

5、就不用再为各种缠绕在一起的电线影响美好的生活。其实这样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无线充电技术在2007年就已投入使用,多种设备可以使用一台充电器。手机、电脑、音乐播放器、电动工具和其他的用电设备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有线充电器将会离我们远去。通过使用线圈之间产生的磁场,神奇的传输电能,电磁耦合技术将会成为连接充电基站和设备的桥梁。在当前的大部分充电器,都通word完美格式专业资料过金属电线直接接触的方式,给设备内置电池充电的情况下,无线充电器显示了它自己先天的优越性。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在于便捷性和通用性。目前缺点就是效率低。现今对便携式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6、用的数据线连接器不仅仅可以进行电能的传输,同时还能把音频和视频文件通过USB接口同步传送到设备上。无线充电技术还是会给WiFi和电池技术带来进步的。另外,通过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移动设备公共充电站将会有可能成为现实。 近年来,随着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无线充电已经实现。依靠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的无线充电方式,工作距离短,被充电终端需要放置在充电座上。需要充电时,发射器和接收芯片会同时自动开始工作,充满电时,同时就会自动关闭。 无线充电设备的效能接收在70%左右,和有线充电设备相当,但是它应具备充满自动关闭的功能,避免不必要的能耗。1.1.QI标准及产业

7、联盟无线充电在早期的发展,各有方案,为了解决兼容性问题,2008年12月,WPC(无线充电联盟)的成立,正式为无线充电兼容性标准吹响集结号,并于2010年推出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WPC制定了QI标准,全球主要的手机生产商都加入了WPC联盟,并引入了QI标准,为无线充电的发展奠定基础,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2. 无线充电器标准目前主流的无线充电器的标准有三种: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标准、Qi标准、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标准[6]。其中采用了电磁感应技术的Qi标准又最

8、为主流。Qi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word完美格式专业资料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