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信息技术工具学习研修单(董浩宇)

48-信息技术工具学习研修单(董浩宇)

ID:37112491

大小:21.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7

48-信息技术工具学习研修单(董浩宇)_第1页
48-信息技术工具学习研修单(董浩宇)_第2页
48-信息技术工具学习研修单(董浩宇)_第3页
资源描述:

《48-信息技术工具学习研修单(董浩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工具学习研修单课程学习记录重点学习的信息技术工具结合网络课程及本人教学实际,你在教学中需常使用但本人还不太熟练的信息技术工具是?微课教学助力教学效果的提升该工具使用的关键点该工具的使用,有哪些难点、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点?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合称。教学重点是指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就阅读教学而言,“重难点”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所在,是文章的灵魂所在。衡量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的标准,就要看学

2、生对文章重难点的理解是否到位。该工具在教学中的使用心得对该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练习,并撰写学习心得1、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2.、微课的十大特征: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

3、-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整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3、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  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区别于一对多注重教师教的传统课堂教学,微课类似于一对一辅导,注重学生学,

4、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二、微课制作“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一)制作程序1、确定微课主题,即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等。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和学情,要根据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充分研究学情,明确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学生的困惑点和障碍点在哪里。 微课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

5、业。2、编写微课脚本。确定了主题后就要搜集材料,围绕主题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而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好的策略或创意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就是微课的内容。微课的内容包括材料的准备、文字的组织、录制于编辑等等,也就是说录制前要进行详实的语言组织。对某一课时的教学,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的整体规划、重难点、课标要求,充分挖掘课时教学中的难点,准确把握教学难点,找到教学的难点,也就明确了微课的设计思路。脚本的编写,做到切入课题要迅速、讲授线索要明亮醒目、收尾要快捷、语言要准确、简明等。3、制作PPT课件。在课件教学

6、流程设计时要有好的教学策略或创意,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良好的课件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跳跃式发展。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具体(多图、动画、视频)的知识对于他们更易于接受,对于高中学生,认知方式已经发展为更易于接受抽象的知识,可以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进行知识的自我思考才是高效有建设性的。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但也不能太花哨了。4、录制整合材料。录制可以用“超级录屏”等软件,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厂”。5、上传文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