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恒山之争与中国山岳文化

晋冀恒山之争与中国山岳文化

ID:37113432

大小:346.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7

晋冀恒山之争与中国山岳文化_第1页
晋冀恒山之争与中国山岳文化_第2页
晋冀恒山之争与中国山岳文化_第3页
晋冀恒山之争与中国山岳文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晋冀恒山之争与中国山岳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2年11月河北学刊Nov.,2002第22卷第6期HebeiAcademicJournalVol.22No.6晋冀恒山之争与中国山岳文化王畅(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51)[摘要]山岳文化是自然人化的深广、复杂表现。以五岳为代表的中国山岳文化,具有象征中华民族东、西、南、北、中大一统的深厚意蕴。北岳恒山之代表性主峰,古为河北省曲阳县大茂山,后经变易,至明代定为山西省浑源县玄武山,清代以前岳祭皆在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是为“遥祭”。从恒山代表性主峰在冀、晋间的变易中,可以看出山岳文化的一些本质特质。[关键词]山岳文化;恒山;大

2、茂山;玄武山;自然人化;人文景观[中图分类号]K928.3;K928.6;G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02)06-0145-04南岳衡山的不同认定。由此又引出两处“北岳恒山”的一问题。山岳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无比丰富的文化财富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之郑玄注说“恒在并州”,即种,它与水文化即江河湖海溪泉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是说,北岳恒山在并州。而《史记·封禅书》中叙述舜关系,故人们常常是将山岳文化与水文化放在一起予“十一月巡狩北岳”,并指出“北岳”为恒山后《,正义》引以关注、进行研究,称之为山水文化。我国对山岳之尊

3、《括地志》说恒山“在定州恒阳县西北百四十里”,同时崇的历史十分久远。以五岳作为华夏大地诸多山岳的又引《周礼》说“并州镇曰恒山”。这里所引的《括地志》代表,象征中华民族东、西、南、北、中大一统的意义蕴和《周礼》所说的恒山,究竟是两处呢,还是一处呢?查涵更是十分丰厚、深远。“五岳”概念的提出,可以说与并州为古“九州”之一《,周礼·职方》说“:正北曰并州,其中华民族的历史相肇始。《史记·封禅书》引“夷吾所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馀祁。”作为古“九州”之一的记”,说早在伏羲氏之前的无怀氏即已封泰山,此后,并州,域界甚广,包括今河北保定、正定,山西太原

4、、大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都曾登泰同等地。至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的并州,其山封禅。在《史记·封禅书》中还详细记叙了舜帝巡狩地包括今内蒙古、山西大部及河北一部分。东汉治所五岳的过程,并指出“:至秦(始皇)称帝,都咸阳,则五岳在晋阳,即今太原市的附近。由此看来,汉以前的并四渎,皆并在东方。”这说明,五岳的定位在秦以前早已州,是包括了《括地志》所说的“定州恒阳县(按:河北省形成了。曲阳县在隋唐时期曾名为恒阳县)西北”之地在内的。关于唐虞、殷商时期“五岳”之所指,说法不一《,尔故从表面看来《,括地志》所说的恒山属今

5、河北,而《周雅·释山》说“: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礼》所说的恒山属今山西,但实际上两者说法并无矛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关于南岳,郭璞在“注疏”中说:盾。“(霍山)即天柱山。《”水经注·斤江水》“:霍山为南岳,在历史上的北岳恒山究竟在哪里?《辞源》“恒山”条庐江县西南。”按:天柱山在今安徽省霍山县西北,说:(一)山名。五岳中的北岳。也名常山。主峰在河《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登礼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北曲阳县西北。《书·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这里都是说的五岳中之衡山为今安徽霍山县之霍山,海。”即此。历代王朝皆祀北

6、岳于曲阳。明定山西浑源即天柱山。这与后来南岳指湘南衡山不同。但郑玄注的玄岳为恒山。清雍正十七年改于浑源行岳祭。(二)《周礼·春官·大司乐》说“,衡在荆州”,乃指南岳为湖南郡名。汉置。治所在今河北元氏县。以避文帝刘恒衡山。可见,两说源头都很古远。历史上所以形成两讳,改常山郡。五代以后为正定府。按《辞源》此条记处南岳衡山的情况,是因为在漫长的年代中,曾有过对述,北岳恒山原在河北曲阳,明代定山西浑源的玄岳为[收稿日期]2002-06-19[作者简介]王畅(1939-),男,河北省涿州市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红学与文化学研究

7、。145©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恒山。《辞海》“恒山”条也说:(1)古山名,在今河北曲阳址。按,恒山不在曲阳北岳庙附近,即使恒山确指今曲西北⋯⋯故汉至明祀恒山皆在曲阳。汉、宋曾因避讳阳西北方向之大茂山,而大茂山如即今阜平县与涞源改称常山。唐宋一名大茂山。宋辽以山脊分界。清顺县接界的神仙山,那么,这神仙山距曲阳与北岳庙也有治中移祀北岳于山西浑源境今恒山后,通称此为大茂约70公里之遥,

8、所以说曲阳北岳庙乃“遥祭”“北岳恒山山。(2)一称太恒山,又称元岳⋯⋯在山西省东北部,东之神”,无论就河北阜平境内的神仙山而言,还是就山北-西南走向。西接管涔山,东至河北省边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