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

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

ID:37118450

大小:1.05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8

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_第1页
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_第2页
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_第3页
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_第4页
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热烈祝贺“环保物联网专题研讨会”在西安召开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主讲人:汪应洛院士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召开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座谈会上指出,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这是执政党提出的关于环保问题的最重大命题。不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视点来看,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民生问题,把环境问题确定为当下中国重大的民生问题,这是在生态文明理论旗帜下发出的一个强烈的执政信号,预示着执政重点和实践的开始。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1、环境保护问题深刻影响民生2、民本执政逻辑决定施政实践3、环境问题就是重要民生问题4

2、、推动合力出击讲究堵疏结合5、解决环境问题体现民生关怀6、解决环境问题依靠科技创新1、环境保护问题深刻影响民生环境问题的历史思考通观中国的历史可以看出,从夏朝到清末,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臵。无论是唐朝的贞观时期,还是汉朝的文景年间,抑或整个宋朝,即便是鼎盛的清朝,这些时期的中国经济总量都居世界的最前列。据史料定性判断,它们都不曾消耗过量的资源,都不曾破坏环境。1、环境保护问题深刻影响民生环境问题的现实思考对照历史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消耗的环境资源情况,可以发现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消耗的问题,分析我们发展模式存在的

3、问题,从而找到正确的方向,实现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只要节能减排、环境预警和污染治理齐头并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便有望实现。2、民本执政逻辑决定施政实践执政党执政逻辑的解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规定了执政党的性质,这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都一直秉持的,这个性质从来都没有变过,科学发展观是执政党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是破解中国所有难题的核心武器,是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灵魂。倡导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师承先哲民本思想最为中国老百姓认可、认同的施政实践,改善民生是中国政

4、府的最大政绩。2、民本执政逻辑决定施政实践执政党的战略思辨倡导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师承先哲民本思想最为中国老百姓认可、认同的施政实践。中国共产党是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当前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就是生态环境问题。3、环境问题就是重要民生问题环境问题就是重要民生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累积和愈发严重,环境问题快速浮出水面,成为时下以及今后10年中国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环境问题是伴随人类文明特别是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危害人类的21世纪重大的问题,具有公地性、后显性或隔代显现性、全球波及性、吞噬性

5、、叠加性、全面影响性和时空密集性等特点。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民生问题。环境问题如果不加以高度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显性暴发。以环境问题是民生问题的认知促进制度与机制的建设与创新,提升中国环保的境界、政党的执政意识、政府的决策思维,形成政府各部门的环保合力,从而大大加强政府与社会的环保执行力,在当下中国具有重要意义。3、环境问题就是重要民生问题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是统领今后中国很长一段时期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理论,是指导今后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而环境问题是民生问题论断的提出,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这

6、一理论,解决了施政问题、实践问题和操作问题。抓住当下中国重要的民生问题,以此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以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应该说抓住了根本,彻底丢掉了包袱(环保是发展经济的障碍),实现了矛盾的统一。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的是空洞的理论。把环境问题作为重要民生问题,各级政府就会积极行动起来。4、推动合力出击讲究堵疏结合两手齐抓合力出击;中国的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问题缠绕、深结,现状不容乐观。在某些点或面上的环境状况甚至触目惊心,而解决的阻力和困难重重,有错误观念在作祟,有各

7、种利益集团在撕扯,更有大小利益人在“游击”,怎么办?左右手协调才能形成完备体系,两个维度、纵横交错,深度交织,从而有效治理污染,保障民生。4、推动合力出击讲究堵疏结合因势利导堵疏结合;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是堵疏结合,而环境预警就是短期的强堵、硬堵;清洁生产、零排放、循环经济是疏的要略,而制订政策引导、提供资金支持便是疏的直接体现。堵疏结合是环保的哲学思辨,构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从实务上讲,无论是堵还是疏,都要有战略思维、策略设计和战役部署。堵要藉法律之依据,要假行政之威力,才能合法有力;疏要讲科学之方法,要算经济之利亏,才能科学经济。4、推动

8、合力出击讲究堵疏结合因势利导堵疏结合;中国环保的行政架构,目前尚不完备,体制机制不顺使一些地方环保部门有时不得不听命于地方政府,隶从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