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ID:37121213

大小:621.93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18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_第1页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_第2页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_第3页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_第4页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老子》原文与译文第一章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3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4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1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2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3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4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5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第二章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2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4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5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译文1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2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3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4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5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第三章1不

3、尚贤,使民不争。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3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4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5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6为无为,则无不治。译文1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2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3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4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心里谦卑,腹里饱足,血气淡化,筋骨强壮。5人们常常处于不求知、无所欲的状态,那么,即使有卖弄智慧的人,也不能胡作非为了。6遵从无为之道,则没有不太平之理。第四章1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4、。3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3。译文1道,空虚无形,其大能却无穷无尽,渊远深奥啊,像是万物的祖宗。2放弃自以为是的锐气,摆脱纷纭万象的迷惑,和于你生命的光中,认同你尘土的本相,你便能在幽幽之中,看到他那似有似无的存在。3我不知道有谁产生他,他先于一切有形之帝。第五章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2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译文1天地不理会世上所谓的仁义,在其看来,万物是祭神用的稻草狗。圣人也不理会世上所谓的仁义,在他眼里,百姓是祭神用的稻草狗。2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冶炼的风箱吗?虚静而不穷尽,越动而

5、风越多。3话多有失,辞不达意,还是适可而止为妙。第六章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2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3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译文1幽悠无形之神,永生不死,是宇宙最深远的母体。2这个母体的门户,便是天地的根源。3冥冥之中,似非而是,延绵不绝,用之不尽。第七章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3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译文1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因为它不自贪自益其生,所以能长生。2同理,圣人把自己置于最后,他反而在前;把自身置之度外,他反而长存。3这不正是由于他无私,反而成全了他的私吗?第八章1上

6、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2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4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1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2它处身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跟道很相近。3居身,安于卑下;存心,宁静深沉;交往,有诚有爱;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天下归顺;做事,大有能力;行动,合乎时宜。4唯有不争不竞,方能无过无失。第九章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2揣而锐之,不可常保。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4富贵而骄,自遗其咎。5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译文1抓在手里冒尖儿流,自满自溢,不如罢了吧。2千锤百炼的锋芒,也长不

7、了的。3金玉满堂,你能守多久呢?4富贵而骄,是自取灾祸啊!5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隐去,这正是上天之道。第十章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2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3涤除玄览,能无疵乎?4爱国治民,能无为乎?5天门开阖,能为雌乎?6明白四达,能无知乎?7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译文1谁能使灵魂与真道合一,毫无离隙呢?2谁能使血气变得柔顺,像婴儿一样呢?3谁能洗净内心的杂念,透亮如明镜呢?4爱民掌权,谁能舍己顺道、无为而治呢?5运用心智,谁能因应天意、如雌随雄呢?6明白通达,谁能超越人智、摆脱知识呢?7那创造并养育这个世界的,他创造养

8、育并不强行占有,他无所不为却不自恃其能,他是万物之主而不任意宰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