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大全)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大全)

ID:37130132

大小:3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8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大全)_第1页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大全)_第2页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大全)_第3页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大全)_第4页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资料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一、施工范围:本工程从地下室墙柱至顶层底板的钢筋绑扎施工。二、质量要求:每一分部分项施工的检查要一次性验收通过并好各自范围内的文明施工。三、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1):HPB235级钢筋由于钢筋表面光滑,只靠摩阻力锚固,锚固强度很低,一旦有滑移即被拔出,因此其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但锚固长度LaE不包括期末端180°弯钩长度。做受压钢筋时可不做弯钩。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

2、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做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四.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五.钢筋的

3、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1.word完美格式专业资料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受拉区不宜大于50%。

4、3.接头不宜设置在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4.直接承受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动力,不应大于50%。六.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

5、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它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七.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大于100mm。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

6、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word完美格式专业资料八.柱钢筋安装1)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如果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不得大于15°。1)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成八字形。

7、2)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3)框架梁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4)圈梁和构造柱相交处,圈梁钢筋要放在构造柱钢筋内侧,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5)绑扎柱子钢筋时,四角钢筋绑提角扣,其它钢筋绑吊扣。九.梁与板钢筋安装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

8、上,其于同柱。3)对板上部的负筋,特别是雨篷、挑檐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其位置,防止被踩下,钢筋下面应及时安放一定数量的铁马凳或强度相同的砼垫块,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井字梁的钢筋,应将跨度大的梁钢筋,放在跨度小的梁钢筋之上;当有圈梁或梁垫时,主梁的钢筋在上。5)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保证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不小于30mm,以利浇注混凝土。6)梁钢筋的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的配合关系:a)梁的高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