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专题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019届高考历史专题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ID:37136065

大小:125.9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8

2019届高考历史专题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专题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专题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3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专题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4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专题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专题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1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9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1 美苏争锋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历史背景(1)雅尔塔体制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二战后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3)美苏实力均衡: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基本过程(1)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2)政治上:美国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

2、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杜鲁门主义”,成为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苏联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九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3)经济上:美国1947年6月,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苏联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4)军事上:美国1949年,美国、加拿大等12个国家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影响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

3、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灵犀一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1)杜鲁门主义的核心内容:遏制苏联,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公开地、赤裸裸地反共、反苏)(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用经济手段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加强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隐蔽的手段)(3)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其本质还是遏制苏联。二、“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1.德国分裂(1)背景:德国投降后,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如何处置德国是美苏斗争的焦点之一。(2)概况:1949年,在

4、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2.朝鲜战争(1)原因: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进驻朝鲜,形成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美苏两个占领区。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2)概况:1950年,朝鲜南北双方爆发内战,美国立即派兵干预,随后又操纵联合国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直接参与朝鲜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战争双方在板门店

5、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3)性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3.古巴导弹危机(1)概况: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美国很快发现了正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导弹发射基地,并获得了关于导弹型号及其他数据的确切情报。随后美苏双方进入战争戒备状态。(2)结果: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三、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1.积极(1)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

6、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3)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了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4)两强竞争客观上推进了科技的发展。2.消极(1)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形成,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2)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1.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相同点:①

7、背景:都出现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②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2)不同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提出针对“希土危机”针对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面临威胁内容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经济援助计划表现形式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采取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以此来达到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的目的影响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态势,

8、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同时也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2.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