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

ID:37138568

大小:33.6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8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检测(十二)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拜上帝教)“在很大程度上既对基督教有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这旨在强调拜上帝教(  )A.是引进西方文化的先驱 B.强调发展对象的民间性C.中西文化畸形结合产物D.深植中国传统文化土壤解析:选C 基督教的传入已有多年的历史,故A项错误;发展对象的民间性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既对基督教有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结合,但

2、不是正常的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对外来文化的借鉴,故D项错误。2.(2019·龙岩质检)1859年的《资政新篇》规定:“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B.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进入持保守态度C.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技术D.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解析:选A 材料中“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表明态度务实,材料中“不得毁谤国法”表明有所警惕,故A项正确。3.陈

3、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太平天国(  )A.革命纲领具有落后性B.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C.其失败缘于时代局限D.阶级局限导致革命失败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说明当时社会仍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这是时代的局限,所以农民阶级不可能独立领导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胜利,故C项正确。4.(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庞大的军政费用

4、靠攻占城市所得到的库存的金银、没收官绅地主的浮财、各地人民的“进贡”等收入来维持,但收入并不稳定。后杨秀清等建议“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被洪秀全所采纳。这(  )A.反映了太平天国的政权性质有所改变B.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有利于巩固当时的太平天国革命政权D.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实施的灵活性解析:选C 据材料“照旧交粮纳税”说明是太平天国税收政策的变化而不是政权变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可知承认地主土地私有,不能调动

5、农民的积极性,故B项错误;据材料由“收入并不稳定”到“照旧交粮纳税”表明太平天国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有利于巩固当时的太平天国革命政权,故C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没收地主土地平均分配,而材料“照旧交粮纳税”可知是承认土地私有,故D项错误。5.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浙江和江苏的太平军颁布告示:“令凡有田者,得自征半年租”“业主租收五成”。在这种情况下,地主收租“如乞丐”,佃户“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或有全家避去者”。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触动了封建生产关系B.得到了农村地主的支持C.引发了农民恐慌出逃D.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解析:选A 由材料可

6、知,太平军仅允许地主“征半年租”“租收五成”并且“地主收租‘如乞丐’”,这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不可能得到农村地主的支持,故B项错误;材料中“佃户‘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或有全家避去者’”反映的是当地主收租时佃户避开,并不是恐慌出逃,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太平军依然允许地主收租,说明并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故D项错误。6.1901年1月,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预约变法”上谕,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任命奕劻、李鸿章等6人为政务大臣全权负责新政各项事宜,之后清政府在1901~1905年陆续颁布新政措施

7、30余项。材料表明清末新政(  )A.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B.抵制了维新思想的传播C.导致了革命形势高涨D.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解析:选A 清末新政,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措施涉及了政治上的民主与法制的试行,政府部门的变更,经济上制定一系列专门法和经济法,设立农工商部,此外还有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现代教育制度等等,这些都在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故正确答案选A项。7.农民反对“新政”是晚清最后十年民变中引人注目的内容。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招致农民的普遍憎恶;此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

8、的斗争。这反映出清末新政(  )A.具有鲜明的封建专制色彩B.未对基层民众产生广泛影响C.受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