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光谱及隔热膜常识介绍

太阳光谱及隔热膜常识介绍

ID:37139126

大小:3.39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5-11

太阳光谱及隔热膜常识介绍_第1页
太阳光谱及隔热膜常识介绍_第2页
太阳光谱及隔热膜常识介绍_第3页
太阳光谱及隔热膜常识介绍_第4页
太阳光谱及隔热膜常识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阳光谱及隔热膜常识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琥珀光学-了解太阳光谱与窗膜技术(一)了解太阳光谱电磁光谱你知道吗?电磁光谱中任何光波的名称猜猜哪些光谱较短,哪些较长。哪类光波更有害,波长更长的还是更短的?电磁光谱电磁波型谱组成人耳可听到声音的声波¨无线电广播的电磁波AMPMYHFUHF高频电磁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ßγ–射线太阳光光谱太阳光谱你知道吗?1.太阳光谱中哪类光波产生的热量最大a.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伽马射线太阳光谱你知道吗?2.猜猜太阳光谱中在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中的能量分配比例各是多少?太阳光谱太阳光光谱描述紫外线波长范围是处于100-400nm之间可见光波长范围是处于380-770nm之间

2、红外线波长范围是处于700-2400nm之间紫外线波段导致地毯、窗帘、织物及家具油漆褪色使皮肤颜色加深过度的紫外线暴晒会导致皮肤癌可见光波段是人类肉眼可以看见的唯一光谱可见光波段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红外线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阳光中“不可见”热量太阳光辐射的主要影响辐射影响车辆热量(车温升高)的主要方式热能被汽车内室件吸收,车辆成为即时热发射体对流传导因为温度的差异,热量随着空气的流动而传递例如,汽车仪表盘可以通过热空气的流动而散热因为车辆内外的温差,热量直接通过车身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室外气温34oC车内温度23oC3种热传递方式太阳能的反射、透射

3、和吸收当太阳能经过玻璃时,它将反射太阳辐射阻隔在室外吸收太阳辐射被表面层吸收透射太阳辐射传递进室内吸收的太阳能太阳能反射的太阳能透射的太阳能外侧内侧流向外侧的热量(73%)流向内侧的热量(27%)透射+反射+吸收=100%总太阳能辐射了解电磁波谱 复习你知道吗?1.太阳光谱中三种波段的光波分别是什么?2.它们的太阳能量分配比例各是多少%?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3.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各是多少?紫外线=___至___纳米红外线=___至___纳米可见光=___至___纳米了解电磁波谱 复习你知道吗?4.会导致物品褪色的是哪个波段?5.肉眼可以看见的是哪个波段?6.让

4、人感觉到“热”的是哪个波段?7.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各是什么?8.当太阳能经过玻璃时,将会怎样?(二)隔热膜常用术语常用术语可见光透过率(VLT)也被一些窗膜厂商称作眩光减少率入射太阳光中的可见光直接透过贴膜玻璃的百分比可见光反射率(VLR)入射太阳光中的可见光被贴膜玻璃反射的百分比紫外线阻隔率(UVR)入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贴膜玻璃阻隔的百分比常用术语总太阳能透过率(TST)入射的太阳能直接透过贴膜玻璃的百分比总太阳能反射率(TSR)入射的太阳能被贴膜玻璃反射的百分比总太阳能吸收率(TSA)入射的太阳能被贴膜玻璃吸收的百分比总太阳能阻隔率(TSER)总入射到玻璃窗外表面的太阳能与因贴

5、膜玻璃窗系统阻隔而不能进入室内的太阳能的百分比太阳能总阻隔率=总反射率+73%总吸收率遮蔽系数(SC)是一个比值。它等于在相同条件下,透过贴膜玻璃的太阳能量除于未贴膜时透过清晰玻璃的能量数值越低,说明玻璃窗膜系统的遮蔽效果越好太阳能量吸收系数(SHGC)测试某种产品阻隔太阳能的多少程度SHGC是太阳能透过窗户入射辐射的百分比,这些透过的太阳能包括直接透过的太阳能和先吸收然后又释放到室内的太阳能.取值范围是0-1数值越低,说明透过的太阳能越少最近几年开始流行使用U值测量室内室外温差所导致热量传递的多少专门用来描绘太阳能透过某种物体时产生的热量消耗–表示窗户传递热量的能力。U值低,说明玻

6、璃传热能力差。或:U值(K值)是玻璃组件的传热系数。ASHRAE标准条件下,由于玻璃热传递和室内外的温差,所形成的空气到空气的传热量。其英制单位为:英热量单位每小时每平方英尺每华氏温度。U值越低,通过玻璃的传热量也越低。常用术语R值/要素测度方法类似于专业工程师和绝缘产业测量U值的方法衡量一个物体的绝热程度R值越高,热量传递则越少可描述为U值的倒数反射率衡量表面吸收或者反射远红外线辐射的能力在纬度高的地方很有用,可用于吸收太阳能量或反射室内热源所散发出的远红外线辐射数值越低,说明吸收越差反射越好常用术语(三)窗膜技术了解窗膜简史1950液体着色1960染色膜1970金属膜1980磁控

7、溅射膜2000纳米陶瓷膜1990光谱选择薄膜窗膜演变史50年代中期-采用液体着色的方式-减少玻璃反射的炫目光60年代初期-以聚乙烯为基材的玻璃薄膜出现70年代中期-附带可撕去保护垫层的自粘性玻璃薄膜1950液体着色1960染色膜1970金属膜1980磁控溅射膜2000纳米陶瓷膜1990光谱选择薄膜窗膜演变史80年代初期-新一代的溅射涂布玻璃薄膜90年代-新世纪光谱选择薄膜诞生-传播可见光的高穿透性和排斥热量的高热控性2000年—采用纳米陶瓷科技的琥珀光学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