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复习跟踪检测(二十三)点点突破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2020高考化学复习跟踪检测(二十三)点点突破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ID:37140385

大小:272.7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8

2020高考化学复习跟踪检测(二十三)点点突破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_第1页
2020高考化学复习跟踪检测(二十三)点点突破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_第2页
2020高考化学复习跟踪检测(二十三)点点突破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_第3页
2020高考化学复习跟踪检测(二十三)点点突破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_第4页
2020高考化学复习跟踪检测(二十三)点点突破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化学复习跟踪检测(二十三)点点突破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跟踪检测(二十三)点点突破——氮及其重要化合物1.(2019·北京门头沟一模)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是N2O5B.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C.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D.从原理上看,NH3可与NO2反应实现NH3→N2的转化解析:选B NO遇空气中的氧气被氧化为NO2,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故B错误。2.下列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B.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C.常温下铁、

2、铝不与浓硝酸反应D.NO可用排水法收集,NO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解析:选C 浓硝酸不稳定,光照条件下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所以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A项正确;铵态氮肥应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防止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B项正确;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钝化”,属于化学反应,C项错误;NO不溶于水,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项正确。3.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

3、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①>②       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解析:选C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烧瓶的容积相同,根据n=知,氨气、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因NO2能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各烧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两烧瓶中溶液的体积分别为:1烧瓶、烧瓶,所以溶液的体积比为3∶2,所以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4.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

4、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B.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③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D.向海洋中排放含NO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解析:选D A项,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还原,A错误;B项,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②,B错误;C项,反硝化作用是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过程,反硝化细菌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还原N,不一定有氧气参与,C错误;D项,由氮的循环过程可知,NO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会进一步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D正确。5.N2O俗称“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

5、麻醉剂,反应3CO+2NO2===3CO2+N2O能产生N2O。下列关于N2O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每消耗2molNO2,就会生成22.4LN2O(标准状况下测定)B.N2O有氧化性,且为HNO2的酸酐C.当生成3molC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2NAD.N2O使用时必须少量,否则会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解析:选A 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每消耗2molNO2,可生成1molN2O,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A正确;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H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N2O不

6、是亚硝酸的酸酐,B错误;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当生成3molCO2时转移6mol电子,C错误;N2O能作麻醉剂,说明其不能和人体血红蛋白结合,D错误。6.某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过一会儿,发现白色纸蝴蝶上的喷洒液转变为红色,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小烧杯中的溶液是(  )选项ABCD纸蝴蝶上的喷洒液石蕊酚酞酚酞石蕊小烧杯中的溶液浓氨水浓氨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解析:选B 从白色的蝴蝶变成红色可推断滤纸上喷

7、洒的物质不是石蕊,而是酚酞溶液;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遇到试剂中的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无色的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挥发性,不能使蝴蝶变红。7.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步骤现象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

8、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解析:选C A.铁放入稀HNO3中发生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NO逸出,遇到O2生成NO2,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B.铁放入浓HNO3中,在常温下会钝化,即在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C.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