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眉山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

2012年眉山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

ID:37142842

大小:511.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18

2012年眉山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_第1页
2012年眉山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_第2页
2012年眉山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_第3页
2012年眉山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_第4页
2012年眉山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眉山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眉山中考物理试卷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速;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专题:应用题。分析:(1)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2)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超声波可以还可以测距或者定位等,声音还可以影响人的情绪;(3)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人耳的听觉

2、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4)声速的大小因介质的性质而异.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340m/s.解答:解:A、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15℃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应用,要知道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弄清声音的应用区别是解题的关键.2.下

3、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 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直线传播的应用;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分析:(1)手影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2)老花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解答:解:A、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在手的后面形成了黑色的区域,就形成了手影.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18用心爱心专心B、老花镜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4、所以老花镜镜片是凸透镜制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1)正确区分影子和像,影子是一个黑色的轮廓,无论虚像还是实像,都能看出物体的模样.(2)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很相似,容易混淆,注意区分: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3.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

5、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O℃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图析法。分析:(1)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CD段是水吸热升温;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2)熔化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3)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4)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是温度不一定升高.解答:解:A、图象中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而BC段才是冰的熔化过程;故本选项错误.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都要吸热,故本选项错误.C、从图象上

6、可以看出,冰熔化时温度一直保持在0℃,说明冰是晶体,其液态是水,水的凝固点是O℃;故本选项正确.D、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把晶体的熔化和沸腾图象放到一个坐标系中,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的很全面.4.刘翔在最近结束的上海田径l10m栏比赛中,勇夺冠军.在他比赛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起跑时,他用力蹬地,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8用心爱心专心 B.他的跑鞋底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他超过其他运动员时,相对于该运动员是运动的 D.冲过终点后,他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

7、力的作用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应用题。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3)物体相对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关系;(4)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状态量,不可以说惯性作用或惯性力.解答:解:A、起跑时,他用力蹬地,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地面也给他一个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故A正确;B、跑鞋底有凹凸花纹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因此是为了增大摩擦,故B正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