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

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

ID:37142933

大小:36.9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8

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_第1页
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_第2页
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_第3页
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_第4页
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近年急救知识普及现状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1-09-1309:42:00]    作者:唐玉娟庞卫勤    编辑:studa090420【摘要】据了解,由于急救知识的普遍缺乏,我国民众在遇到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往往自救和互救能力低下,这也造成了很多完全能够避免的人身伤亡。针对这一情况,通过综合分析我国近年急救知识普及现状,发现其中的主要问题: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认识不够,急救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急救普及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及方式有待更新;培训结果不如人意。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 【关键词】公众;急救知识;普及 

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约70万人,是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或第5位,也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1]。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情况对降低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时的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近年来在急救知识普及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急救知识的普及使公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公民的急救水平甚至是衡量城市生活水准和

3、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2]。   1普及急救知识的意义   大量医学统计调查发现,如果在心跳停止4min内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为5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8min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下降为1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10min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可能性仅为1%。因而“4min”被称为救命的“黄金时间”。急救强调的是速度,而通常情况下救护车接报到赶抵现场平均约需10min,这正是心搏骤停、人工复跳的“黄金时间”[3]。但由于我国部分公众急救意识较差,对自已能否正确运用急救知识缺乏自信,害怕承担后果,缺乏救死扶伤的精神和责任感,急救意识的淡漠让很多生命贻误

4、了宝贵的抢救时机[1]。大多数人除了消极等待急救医生的到来而别无他法,而部分人不了解急救知识和技能,在意外事件中因为搬运不当等导致伤者“第二次伤害”。所以急救知识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   2国外急救知识普及情况   上个世纪50至60年代,西方国家首先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理论和技术体系;1956年ZOLL应用电除颤成功抢救了一例心室颤动的患者,1958年美国PeterSafar证实了口对口人工呼吸优于“压胸抬臂通气法”;1960年Kou-venhoven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胸外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口对口呼吸法,胸外心脏按压,配以体外电击

5、除颤,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1961年Safar更进一步将CPR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lifesupport,ALS),高级生命支持(prolongedlifesupport,PLS)[4]。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急救技能中的核心内容,有研究证实,在普及CPR知识的欧美国家,每天有100多人幸免于死。由第一目击者进行CPR的有效率为66·67%,而事故发生后由医生进行CPR的有效率仅为5·2

6、8%,充分证实了“现场第一目击者”及早施行有效CPR的重要性[3]。   急救培训在欧美、日韩等国家都得到了积极地推行。2003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发生在院外的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患者中,95%来不及到..医院救治而死在院外。美国西雅图King县,19972001年在医院外12591例心跳骤停的急救中4681人(37%)心脏骤停时无他人在现场,该类病人存活率为零,而其余有他人在场的患者经第一目击者行CPR抢救后送医院救治,大多数都复苏成功。西雅图King县是美国SCD预防的模板和示范社区。其复

7、苏成功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全社区的参与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公众进行CPR知识普及教育培训;在公共场所配置非医务专业人员使用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4]。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医学急救知识通常被政府列入常规教学课程,如美国已有5000万人接受过专门的心肺复苏初级救生培训(CPR-BLS);法国主张消防员能进行较CPR-BLS更多的救护[5]。在国外的调查中显示,学校除了将一般急救纳入教学之外,还已经拓展到心里急救,以应对突发事件及暴力因素[6]。  3我国急救知识普及情况及现存问题  3.1我国急救的历史:中国的急救医学事业起步并不晚,可分为两个阶

8、段。第一阶段为50年代中至70年代末。本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参照前苏联急救站的体制,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专业急救机构--急救站,由医务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