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

ID:37144897

大小:83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0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古诗两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两首读准字音子聿鉴徘徊yùjiànpáihuái躬行渠为有gōngqúwèi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诗词全集《剑南诗稿》共八十五卷,收录诗词九千三百多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诗篇大多洋溢着炽热的爱国激情和昂扬的战斗气息,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

2、伟大的爱国诗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亲自去实践才行。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huì),号晦庵。博极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等有较大贡献。在哲学上,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

3、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朱熹死后,宋嘉定二年诏谥“文公”,有《朱文公文集》。朱熹(1130-120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似的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问这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似的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这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诗旨

4、:解释下列字无遗力绝知躬行老始成终觉一鉴开问渠为有源头留下、保留极、最亲自才终归镜子它,指方塘因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古诗今译】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 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注释】: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4.胡尘: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泛称。5.

5、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注释: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2.寻芳:游春,踏青。3.泗水:河名,在山东省。4.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5.东风:春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