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 精品)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 精品)

ID:37146422

大小:2.45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9-05-10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 精品)_第1页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 精品)_第2页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 精品)_第3页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 精品)_第4页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 精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 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张敬文副教授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精气学说(气一元论)第二节:阴阳学说第三节:五行学说第四节:中医思维方法的特点第一节:精气学说(气一元论)一、精气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种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第一节:精气学说(气一元论)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气机与气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管子内业》“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

2、形,合此以为人”;《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第一节:精气学说(气一元论)三、关于古代气本源论1)宇宙的物质性——万物来源于气2)万物的特性——万物是形与气的统一体3)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气化第一节:精气学说(气一元论)1)宇宙的物质性——万物来源于气1)宇宙的物质性——万物来源于气《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宇宙的物质性——万物来源于气(1)道、无极、太虚(2)太一、太极

3、、元气(3)阴阳、二仪、二(4)三、四象(5)八卦、万物(1)道儒家:“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生生不已。”道家:“道之为物,为恍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1)道道是宇宙自然中一种客观的不生不灭的物质。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际无涯,遍布整个宇宙,它可以化生“一”这种物质层次,——进而生发宇宙万物。——它贯穿于宇宙各个物质层次。1)、宇宙的物质性——万物来源于气(1)道、无极、太虚(2)太一、太极、元气(3)阴阳、二仪、二(3)三、四象(5)八卦、万物第一

4、节:精气学说(气一元论)1)宇宙的物质性——万物来源于气2)万物的特性2)万物的特性任何物质都是由有形的实体和其周围无形的气所构成。万物是形和气的统一体第一节:精气学说(气一元论)1)宇宙的物质性——万物来源于气2)万物的特性——万物是形与气的统一体3)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气化3)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气化(1).天地元气化成、化育万物。《黄帝内经》: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即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万物变化的动力是气的“动静相召,上

5、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化由生也。”(2).物(包括人)自身之气的变化。形式:开合、出入、聚散、化四、道-气本源论的科学内涵气指存在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道→气→阴阳卡普拉《物理学之道》:“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能够适应现代物理学新理论发展的一个哲学框架,中国哲学思想的‘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道=气=“宇宙统一场”?统一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类型媒介粒子强度作用距离强相互作用胶子和光子1短〔~10(-15)m〕电磁相互作用光子10〔-2〕长

6、弱相互作用中间玻色子10〔-13〕短〔~10(-18)m〕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引力子10〔-38〕长“气”本原论对中医理论的影响(1)对中医整体观形成的影响-----气一元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石(2)对中医精气学说形成的影响-----人体之精气(3)对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影响-----人有三宝精气神第二节:阴阳学说概念: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述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古代哲学理论。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的概念(二)阴阳概念的源流(三)阴阳属性的归类(一)阴阳的概念是对自然界某些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

7、概括。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如:天—地阴阳的概念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内—外(二)阴阳概念的源流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后引申为自然界相互关联事物和现象对立相反属性的概括。(三)阴阳属性的归类1、归类原则:(1)原则: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2)推演:凡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功能、兴奋的属阳。相对静止、内守、下降、寒冷、晦暗、物质、抑制的属阴。2、归类特点:(1)归类的事物和现象既相互联系又属性相反。(2)阴阳属性的绝对性(规定性)。(三)阴阳属性的归类(三)阴阳属性的归类(3)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8、。阴阳属性互相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比较对象不同,阴阳属性也可改变。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对立制约(二)阴阳互根互用(三)阴阳交感互藏(四)阴阳消长平衡(五)阴阳相互转化(六)阴阳自和与平衡(一)阴阳的对立制约1、涵义: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