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维护人格尊严》教学设计1

《6.2 维护人格尊严》教学设计1

ID:37156046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6.2 维护人格尊严》教学设计1_第1页
《6.2 维护人格尊严》教学设计1_第2页
《6.2 维护人格尊严》教学设计1_第3页
《6.2 维护人格尊严》教学设计1_第4页
资源描述:

《《6.2 维护人格尊严》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2维护人格尊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了解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人格尊严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护。3.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二)能力目标1.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2.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保护的法律规定,学会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3.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权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懂得人格尊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伤害时

2、,要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学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一)什么是人格尊严权?1.人格尊严权的定义: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公民享有姓名权,禁止他人干涉、

3、盗用和假冒;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2.人格尊严权的类别:(1)肖像权。肖像指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或照片,它是公民身体特有的缩影或真实写照。《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损毁公民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也属于侵犯公民的肖像权。(2)姓名权。公民的姓名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称号或代号,一般情况下,还包括公民的曾用名、笔名、别名等。《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3)名誉权。名誉是一个人的

4、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公民的名誉代表着公民的人格尊严。《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4)荣誉权。荣誉是社会、国家、组织给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一般通过表彰授予,属于一种精神鼓励。我国法律《民法通则》第102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二)本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关于肖像权。侵犯肖像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侵权与否的界限取决于是否取得本人的同意。二是虽然并非以营利为目的,但恶意使用

5、公民肖像,如丑化、故意损毁公民肖像和对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2.关于名誉权。公民的名誉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公民的人格尊严,因而它是人格尊严几种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3.关于荣誉权。侵犯荣誉权主要表现为:一是非法剥夺公民已经获得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二是对获得荣誉称号的人进行挖苦、讽刺和打击。4.关于姓名权。侵犯姓名权较突出的表现是假冒他人姓名,盗用他人的名字实施不正当的行为。(三)本节小结学习本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利,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特别是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第二课时二、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一)小组讨论1.为什么要特别

6、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有哪些表现?(二)小结:1.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2.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人们对待未成年人往往不像对待成年人那么注意礼貌和尊重。有些家长和成年人在公共场合随意议论孩子的过错或辱骂孩子,有些学校和教师歧视、辱骂学生,这些都是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的实施细则都对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做了作了相应的规定: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

7、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人格尊严的行为。(三)情景剧场:“三好学生”风波(续集)女班长把“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经过字迹检测,发现不是小刚的字迹。经班主任调查,知道是小明所为。“三好学生”风波给小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思考问题:如果你是小刚,知道是小明所为后,你有什么感受?接下来你会怎么做?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1.了解生活中维权的方式:(1)忍气吞声,息事宁人;(2)以牙还牙,以暴制暴;(3)依法维权,尊重他人,保护自己。2.学生民意小调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