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篇系列阅读

名家名篇系列阅读

ID:37158758

大小:76.7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19

名家名篇系列阅读_第1页
名家名篇系列阅读_第2页
名家名篇系列阅读_第3页
名家名篇系列阅读_第4页
名家名篇系列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家名篇系列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门实验学校高三语文名家名篇阅读讲义编号:编制:毛明娟审核:吴新华名家名篇系列阅读名士的背影——汪曾祺其人其文代导语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名士的传统。远的如魏晋,整个儿就是一个名士的时代,竹林七贤、陶渊明,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近的就更亲切了,民国时期的名士数不胜数,光说汪曾祺的母校西南联大吧,就汇集了多少有名士范儿的大师级人物!汪曾祺清楚地记得,闻一多讲《楚辞》的开场白便是:“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为名士。”话是这么说的,但真要做名士可没这么简单。名士首先是士,士是什么?士要有传承、有才学、有情调、有操守,还要有那么一股潇洒、淡然的劲儿——当然,再加上名

2、气,方可称名士。汪曾祺,恰好就是这么一个人。作家介绍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兼擅书画,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1939年考入中国西南联大中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写作。他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都有建树的作家。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1948年出版第一个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出版第二个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78年发表小说《骑兵列传》,1980年发表小说《受戒》,受到普遍赞誉,随后一发不可收。现已出版《汪曾祺

3、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以及多卷本《汪曾祺文集》等十几个作品集。他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其中《大淖记事》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他还写散文、评论和剧本。与他人合作改编、加工的《沙家浜》深受观众的喜爱。汪曾祺了不起的成就在于悟性与境界以及风格魅力,或者说,他对于生活、对于人、对于趣味、对于美,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能够生动地表达出来。在这个意义上,他更接近于诗人的气质,同时又是一个爱玩、贪玩、会玩、有童心、真诚、善良的才子。语录“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我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不喜欢繁复浓

4、重的风格,对画,对文学,都如此。”“我曾戏称自己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者’,大致差不离。”“我非常重视语言,也许我把语言的重要性推到了极致。我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容。”“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汪曾祺温馨提示:1.每篇阅读应做到划读,划下自己欣赏的语段和自己陌生的字词,做好积累;2.针对不同的文体,注意阅读侧重点的把握,进而全面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15海门实验学校高三语文名家名篇阅读讲义编号:编制:毛明娟审核:吴新华3.每篇作品后都配上了相应的链接试题,请认真完成并注意与考试说明中阅读考查要求进行对照总结。散文阅读阅读下面

5、的作品,完成1~4题。故乡的食物汪曾祺①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

6、自己家里炒的。②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③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

7、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④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

8、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⑤炒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