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整体阅读补充训练3(教师版)

文言文整体阅读补充训练3(教师版)

ID:37164234

大小:25.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9

文言文整体阅读补充训练3(教师版)_第1页
文言文整体阅读补充训练3(教师版)_第2页
文言文整体阅读补充训练3(教师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整体阅读补充训练3(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整体阅读补充训练(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张烈张烈,字徽仙,清河东武城人也。高祖赐名曰烈,仍以本名为字焉。高祖悕,为慕容俊尚书右仆射。曾祖恂,散骑常侍,随慕容德南渡,因居齐郡之临淄。烈少孤贫,涉猎经史,有气概。时青州有崔徽伯、房徽叔,与烈并有令誉,时人号曰“三徽”。高祖时,入官代都,历侍御、主文中散。迁洛,除尚书仪曹郎、彭城王功曹史、太子步兵校尉。萧宝卷将陈显达治兵汉南,谋将入寇。时顺阳太守王青石世官江南,荆州刺史、广阳王嘉虑其有异,表请代之。高祖诏侍臣各举所知,互有申荐者。高祖曰:“此郡今当必争之地,须得堪济之才,何容泛举也?太子步兵张

2、烈每论军国之事,时有会人意处,朕欲用之,何如?”彭城王勰称赞之,遂敕除陵江将军、顺阳太守。烈到郡二日,便为宝卷将崔慧景攻围,七十余日,烈抚厉将士,甚得军人之和。会车驾南讨,慧景遁走。高祖亲劳烈曰:“卿定可,遂能不负所寄。”烈拜谢曰:“若不值銮舆亲驾,臣将不免困于犬羊。自是陛下不负臣,非臣能不负陛下。”高祖善其对。世宗即位追录先勋封清河县开国子邑二百户寻以母老归养积十余年频值凶俭烈为粥以食饥人蒙济者甚众乡党以此称之肃宗初,除龙骧将军、司徒右长史。又转征虏将军、司空长史。先是,元义父江阳王继曾为青州刺史,及义当权,烈托故义之怀,遂相谄附。除前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寻加平南

3、将军、光禄大夫。后灵太后反政,以烈义党,出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于时议者以烈家产畜殖,僮客甚多,虑其怨望,不宜出为本州,改授安北将军、瀛州刺史。为政清静,吏民安之。更满还朝,因辞老还乡里。兄弟同居怡怡然,为亲类慕。元象元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七。烈先为《家诫》千余言,并自叙志行及所历之官,临终敕子侄不听求赠,但勒《家诫》立碣而已。其子质奉行焉。(节选自《魏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宗即位/追录先勋/封清河县开国/子邑二百户/寻以母老/归养积十余年/频值凶俭/烈为粥以食饥/人蒙济者甚众/乡党以此称

4、之/B.世宗即位追录/先勋封清河县/开国子/邑二百户/寻以母老归养/积十余年/频值凶俭/烈为粥以食饥人/蒙济者甚众乡党/以此称之/C.世宗即位追录/先勋封清河县开国子/邑二百户/寻以母老归养/积十余年/频值凶俭/烈为粥/以食饥人/蒙济者甚众/乡党以此称之/D.世宗即位/追录先勋/封清河县开国子/邑二百户/寻以母老归养/积十余年/频值凶俭/烈为粥以食饥人/蒙济者甚众/乡党以此称之/【答案】D (了解此语段叙述的层次:先是师宗的封爵,再是张烈的归养,最后是张烈的义举及所获得的反响。这样,就容易断句。)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5、)3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敕除,指皇帝下命令撤职。敕,在古代,就是与皇权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敕令”。C.僮客,奴仆,指僮仆和食客。僮,指封建时代受奴役的未成年人,如书僮。客,指门客、食客。D.《家诫》一般指父辈写给子辈的作品,有的直接以《家诫》为题,如张烈等,有的不以《家诫》为名,如诸葛亮《诫子书》等。【答案】B (古代任命官职用“除”。)。xx。k.Com]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烈本名张徽仙,出身于官宦世家,但少年时孤苦贫穷。他涉猎经史,颇有气概,与崔徽伯、

6、房徽叔并称为“三徽”。B.张烈替换王青石担任顺阳太守,被萧宝卷的部将崔慧景攻打围困70多日。张烈深受军士拥护,击退了敌人的围攻。C.张烈乐善好施。在灾荒之年,张烈赈济饥民,救活很多人,受到乡亲们的称赞。D.张烈年老时辞官回乡,与兄弟们住在一起,怡然自得。他曾撰写《家诫》,临终嘱托子侄们刻写《家诫》立成碑碣。【答案】B (原文并未明确指出张烈“击退了敌人的围攻”,而是说“会车驾南讨,慧景遁走”,即敌人败退的原因是皇帝亲征。)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此郡今当必争之地,须得堪济之才,何容泛举也?(2)若不值銮舆亲驾,臣将不免困于犬羊。自是陛下

7、不负臣,非臣能不负陛下。【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堪:能够。济:能成事,胜任。泛:漫不经心,随意。(2)銮舆:帝王的车子,借指帝王。于:介词,表被动。犬羊:喻敌人。〕〖参考译文〗张烈,字徽仙,是清河郡东武城人。高祖皇帝赐名烈,把本名改称字。他的高祖父张悕,是慕容俊的尚书右仆射。曾祖父张恂,曾任散骑常侍,跟随慕容德南渡,便居住在齐郡的临淄。张烈年少时孤苦贫穷,涉猎经史,有气概。那时青州有崔徽伯、房徽叔,与张烈都享有美好的声誉,当时人们将三人并称为“三徽”。高祖皇帝在位时,在代都开始做官,历任侍御、主文中散。迁都洛阳后,任尚书仪曹郎、彭城王功曹史、太子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